1.飛機餐為什么不香?
常坐飛機的人往往會發現飛機上的食品吃起來不香。是不是因為飛機上沒有大廚施展的空間,只能準備簡單的快餐食品?沒錯,航空公司的食物都是在地面廚房里煮熟,包裝好后冷凍儲存。飛行途中,乘務員用烤箱加熱后發給旅客。這樣的操作程序要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確實很難。但這還不是全部原因。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飛機上的濕度和氣壓等環境因素不利于我們感受食物的香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分布在舌頭上的1萬多個味蕾都能正常發揮作用,感受酸甜苦咸鮮味。鼻腔中的嗅覺感受器也能正常與食物釋放出的氣味分子作用,使我們聞到香味。我們享用食物時感受到的美味,實際上是味覺和嗅覺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我們感冒鼻塞時,吃東西不香,就是因為嗅覺失靈了。
2.為什么珍稀植物多長在深山?
自然界里,珍稀植物大多長在深山里,即使在城市、農村或寺廟里看到的一些珍稀植物,如銀杏、水杉,也是人們引種或移栽的,可以說土生土長的珍稀植物幾乎沒有。這是為什么?
冰川作用使平原植物毀滅
首先,在山區,由于高山阻擋了冰川南下,許多深山里的植物僥幸地生存下來了,這些植物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其次,山區氣候多樣化。由于高山的阻擋,北方的冷空氣因無法跨越山脈而變性,使山谷和山溝的氣溫比山外要略高一些。在地形復雜、氣溫變化大、降雨不平衡的地方,各種植物的生長和繁殖就會特別興盛。
此外,深山里由于交通不便,植物的天敵——人類的活動較少,所以植物很少遭人類的亂砍亂伐,這又使許多珍稀植物得以保存下來。
凡此種種,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決定了深山里的珍稀植物特別多。
3.GPS如何測定方位?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指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國防部研制開發,利用24顆以上人造衛星進行工作的衛星定位系統。只要有能夠接收衛星發出的電磁波的接收機,無論是何種天氣,隨時都可以定位自己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
理論上講,當定位三維空間上的位置時,只要知道與3顆衛星的距離就可以了。然而,GPS接收機中內置的時鐘是普通的石英鐘,測量精確度較低。因此,還需要另外一顆衛星提供信息對時刻進行補正。并且,接收到越多衛星發出的信號,精確度就越高。GPS衛星所發出的位置信息以及時刻信息,由地面上的控制系統進行管理,并維持其精確度。
4.雨水和霧水都是水,為什么雨水向下落,霧水卻懸浮在空氣中?難道霧水密度比雨水小,和空氣的密度一樣?
霧是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凝結為小液滴而形成的。一般說來,當這些懸浮的小液滴使得大氣能見度小于1公里時,就可以稱之為霧了。霧滴和雨滴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所以它們的密度是差不多的。
霧滴的沉降速度確實與其密度有關,但這還不是全部。實際上,它的沉降速度還與其大小有關,而且這一點的影響更大。從空氣中凝結生成的小霧滴,粒徑一般在1~10微米左右,因此它們的沉降速度很慢,會長時間飄浮在空中。
其實,霧中的部分霧滴也會因凝結、碰撞合并而變大后沉降到地表。不過霧的消散主要還是由于氣溫升高導致霧滴蒸發,或是由于風速增大將霧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