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土耳其名城安塔利亞老城區的街道上,耳邊忽然響起一陣“Cha!Cha!(茶)”的叫賣聲。回頭一看,只見一個公交站旁一名穿著樸素的土耳其小伙子手捧著一個帶有鏈條的精致銀色大圓盤,上面放著七八杯用郁金香花形玻璃杯裝的紅茶,玻璃杯上面都放著精致的金屬蓋子,把一個小湯匙卡住,蓋子的上面放著兩塊雪白的方糖。
小伙子大聲叫賣著,“茶”的發音比廣東人還標準,紅似晚霞的茶水隨著他的步伐和叫賣聲晃動著,卻滴水不漏。異國他鄉遇鄉音,我情不自禁地掏出1里拉(約合人民幣4.3元)從他那買了一杯紅茶。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中亞的突厥人。正如土耳其人自嘲的那樣,他們是“歐化了的亞洲人”,或說是“在歐洲的東方人”。公元五世紀,中國商人沿著絲綢之路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將茶葉運抵蒙古國邊境,同土耳其人以茶易物。據說,打那以后,中國茶在土耳其“生根發芽”,逐步形成了與中國茶文化一脈相承的土耳其茶文化。土耳其人養成了愛喝茶的習慣,土耳其語也就有了“茶”這一詞匯。
茶在土耳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到了從早到晚手不離茶的境界。土耳其人喜歡吃烤肉、奶酪和甜食,熱能都很高,飯后一杯紅茶,既可以去油膩,又可以保護剛被甜食“侵襲”過的牙齒。
土耳其人似乎不善于自己煮茶,而習慣于“叫”茶——打個電話或揚手即來。在車站、碼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甚至只需要輕輕吹一吹口哨,附近茶館的服務員便能會意,隨即把一杯熱氣騰騰的紅茶送到你的面前,比咱們國內叫盒飯還方便。從城鎮到鄉村,用肩背、用手提的茶販子和送茶人串街走巷,沿街叫賣,挨家挨戶地送茶。
與中國的茶文化不同,土耳其人把咱們常說的各種飲料統統稱為“茶”,什么葡萄茶、石榴茶、蘋果茶、橘子茶等等,應有盡有。不過土耳其人并不喜歡喝這些水果飲料。除了“叫”茶,他們還喜歡喝由茶館茶藝師煮的紅茶。
與咱們用沸水泡茶不同,土耳其人是用沸水煮茶。他們制作紅茶使用的是一種雙層的茶壺,底層的茶壺體積約為上層茶壺體積的兩倍,清水在底層大茶壺內煮沸,上層的小茶壺中放進茶葉和水,利用大茶壺內沸水的蒸汽把上層小茶壺的茶葉煮出味道。
土耳其地處古絲綢之路的要徑,一千多年以來,茶就像一泓甘泉潤澤了中國和土耳其這兩個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我坐在公交車站旁流動茶攤的小桌椅上,細細品嘗著正宗的土耳其紅茶,茶匙碰擊茶杯之聲清脆悅耳,而我心底響起的,竟是古絲綢之路上那悠揚的駝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