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語文課本再次翻到第十課,站在講臺上的王升安顯得比以前更加自信。在無數次翻開這篇題為“北京”的課文之后,這位小學二年級的老師終于可以講講自己親眼見到的北京了。
“天安門、水立方、故宮、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鳥巢”,眼神不好的王升安沒有像往常一樣費力地將課本湊在面前朗讀課文,就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自己在北京參觀過的地方。沒有寫在黑板上的,是這次北京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中央電視臺1號演播廳。
在這里,王升安參加了2012年教師節晚會的錄制。晚會里,他的臺詞只有一句話,“我們來自微山湖的微西小學,我們的學校就在船上,孩子們個個都會劃船,整個微山湖都是我們的操場?!?/p>
這就是他這次北京之行的身上帶著的標簽——五所特殊地理位置的學校之一,船上學校的校長。
稀里糊涂當上教書匠
這是一艘大約30米長的水泥船,學校就是在船上搭建的簡易板房。上課時,調皮的孩子會把磁鐵在鐵皮墻上滾來滾去,下課后,全校34個學生則會擠滿船兩側半米寬左右的通道。
若有摩托艇從河道經過,教室里吊著的風扇會跟船身一起微微搖晃。但教室里的王升安和他面前坐的9個學生則根本不會察覺。
實際上,王升安已經和這所建在船上的學校一起,默默無聞了30多年。當參加晚會的邀請通過傳真發到山東微山縣時,縣里的領導找到了鄉里的領導,問:“你們微西村還有學校么?不是早就被撤了么?”
從北京回來以后,他的學校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九月份到現在,他接待了30多位記者。每次接到要求來采訪的電話,王升安都不忘囑托一句,“可能會讓你失望啊,因為我真的沒什么事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p>
在他看來,在船上做了一輩子的教書匠根本不算什么事跡。而且就是這件事,也是稀里糊涂地開始的。
王升安1978高中畢業,當時因為“政治錯誤”而留在村里教書的“大知識分子”們開始陸續回城,村里學校的老師越來越少?!翱疾簧洗髮W,對前途感到迷?!钡耐跎?,來到微西小學當上了民辦教師。
盡管之前上學的時候,王升安穿的都是補丁接補丁的衣服,當上老師之后,他還是換上了有四個兜的國防服。“當老師了總得注意點形象不是?!蓖跎残χf。不過他那時腳底下穿的仍是底被磨掉以后又重新接過的襪子。
實際上,當時僅有19歲的王升安比講臺底下坐著的孩子們大不了幾歲,有的還是他小時候的玩伴。有時候,他會和同學們胡侃。一次,在講完一篇提到倫敦的課文后,王升安突發奇想發動學生們想名字里帶“敦”的地名。在想了幾個之后,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再也想不起來了,就開始“七不倫敦”、“八不倫敦”的亂扯了?,F在,50多歲的王開啟想起這一幕,站在船頭忍不住地哈哈大笑。
但是王升安已經不大記得那時他教過的課了,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天的寒冷,“那時候條件是真苦啊,一到冬天凍得我跟瘋子一樣滿屋子亂跑。”
那時的微西小學還有五個年級,有200多個學生,高年級的學生只能擠到屋頂上上課。同時,屋頂也是全校的操場。
有的家庭他教過四代人
30多年過去后,現在的王升安已成了微西小學的校長,而王開啟的孫女王瑞已經成他們家第四輩受過王升安教育的人。實際上,在微西村大多數的家庭都有三代人是他教出來的。
如今,他掌管的學校從五個年級縮減為現在包括學前班在內的三個年級,而他手下的“兵”,也僅有曹桂英一個人。
在微西小學,曹桂英有很多職務,她不僅是一年級和學前班的班主任,還掌管著整個學校的財務大權。當然,最重要的“職務”可能還是校長王升安的妻子。
起初,他也不想讓妻子當民辦教師,“不想讓她跟著苦”。當了十來年的民辦教師以后,王升安終于在1986年盼來了一次轉正的機會。但是,辛苦等待出來的轉正名單上卻沒有他的名字。
“當時說是優先照顧湖區的學校,我們離岸近,所以沒有我們,”曹桂英說起當年的事依然一肚子不滿,“但是你說,只要一漲水,我們不也成湖中心了么?”
“上面有上面的安排嘛,”王升安勸慰有點生氣的妻子。
其實,王升安那時每月十幾元錢的收入已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家庭了。在一次搬家時,王升安好不容易找了一艘機船,但船上的家當“加起來也不值一百塊錢”。搬完家后,他用僅有的錢買了一碟花生米,一碟鴨肝請他們“撮一頓”。來幫忙的人看著“破衣爛衫怪可憐的孩子”,沒動筷子就走了。
那時王升安也想過離開學校。他班里的學生們每天都會去湖里捕魚,每天也能賣五六十元錢,這基本上相當于他一個月的工資。
終于有一次,在家人的催促下,他下定決心要離開學校了,他甚至都已經跟一艘運輸船簽好了協議。但是到去跟學生告別的時候,又不忍心了。
“這教書啊,有時候跟煙癮一樣,想戒還戒不掉?!崩闲iL嘿嘿地笑。
為了補貼家用,他能做的,只有每天早上3點起來割蘆葦根,為家里換來20多元錢的收入。
不僅如此,那時在船上教書甚至要冒很大的風險。王升安夫婦依然記得,那時的微山湖水面,要比現在的河道寬闊得多,風掀起的浪特別大。一次上課的時候,突然刮起了大風,水泥鑄成的校船被風浪推向了湖中心,而重達500斤的鐵錨也失去了作用。
“要是船被吹得橫過來,水就會從窗戶里直接灌進去,全船的人就完了?!碑敃r,王升安跳入湖水中,雙腳踩在鐵錨的兩個鉤子上,試圖用自己的重量將錨重新壓入泥中。但是在狂風中這絲毫不起作用,校船帶著鐵錨和錨上的校長,一起劇烈地搖擺。
“當時幸虧是遇到了一塊蘆葦地啊,把錨給勾住了?!毙iL深吸了一口煙,回憶當時雙腿被勾得滿是傷口的場景,沉默了下來。
就在曹桂英加入微西小學時,這里總共有五個老師,慢慢地,這些代課老師都離開了校船,終于校船上只剩下她和王升安。
這個時候,學校里再也不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因為一旦惹這個妻子兼代課老師生氣,她就會賭氣說,“我不管了,三個年級都你帶去?!?/p>
“其實哪能啊,都是氣話?!辈芄鹩⒈持煞蛲低蹈浾哒f。至今,這個得了厚厚一沓獎狀的代課教師,每月工資只有300元。
無法退休的“文藝老青年”
在這個夫妻搭檔的學校,分工也很有講究。妻子負責音樂課,她教孩子們唱“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丈夫負責體育課,在船旁邊的一小塊軋平的土地上,一旦孩子們要玩老鷹捉小雞,身高1.8米的王升安就不得不佝僂著腰。
夫妻倆還經常面臨突發情況。學前班孩子年齡小,有的會在課堂上把大小便拉在褲子里。這時候,聞見臭味的曹桂英就不得不趕緊把孩子帶出去洗褲子,而留下課堂讓王升安“救火”。
即使下課以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基本圍繞著學校轉。王升安也抽不出空認真打理自己的魚塘。甚至當得知在泰安上學的兒子生病時,他們都無法及時趕過去,只能在周五下課以后趕到泰安,然后周日下午再回學校上課。
“當過去時兒子都已經在醫院里躺了兩天了,我一看眼淚就流出來了,”曹桂英說,“走的時候又哭了一次。”
稍稍空閑的日子,他也更愿意拿養魚的時間讀書,他喜歡讀魯迅,老舍,郭沫若,孫犁,劉紹棠,朱自清,他最喜歡路遙,有的作品甚至能成段地背誦。王升安歪著腦袋問從北京來的記者,“《四世同堂》里的小羊圈胡同還在么?”
這個“文藝老青年”還孜孜不倦地給一個雜志常年投稿,盡管變成鉛字的文章不及手掌大。
“可能是文章牢騷有點多吧,”王升安爽朗地嘿嘿一笑。他至今仍記得當時在投稿的一篇《我的民師生活》中寫道,“當寒冬來臨,我們家擠在一條破船上,風浪來臨時,我的心都碎了。”
1989年的夏天,王升安突然發燒。當時正值期末考試,他就自己吃了點退燒藥試圖扛過去。結果病情反而惡化。終于,持續的高燒讓他失去了右眼的角膜。從此他不得不戴上茶色的墨鏡。
繁忙的工作讓王校長的北京之行也留下了不少的遺憾,因為他不得不趕緊回學校給學生上課。在課堂上,王升安跟同學們感慨,他很遺憾沒能去成王府井和西單,因為聽說北京人“買東西都在王府井,買衣服都在西單?!?/p>
“那我估計中央的領導人都得去王府井趕集?!蓖跎裁蛑旌V定地跟學生們說。
從北京回來以后,王校長又得到了一個喜訊,聽說鄉里已經決定要向微西小學派一名年輕的老師,這樣,50多歲的夫妻倆就能休息休息,甚至可以開始考慮退休的事了。但是,王升安也擔心年輕的老師到底能不能派來?!爱吘梗搅诉@個地方年輕人還咋尋媳婦兒啊。”
說起退休,王升安第一個想去的就是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鞍验_天辟地以來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館里,那多了不起啊?!敝v臺上的王升安跟學生們描述著。可惜那次在博物館里,忙著照顧隨行學生的王升安,根本沒時間細細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