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衛生部等六部門聯合發文宣布,自今年6月1日起禁止用雙酚A生產嬰幼兒奶瓶,并要求有關企業或進口商在9月1日前召回相關產品。此前,歐盟成員國已從2011年3月1日起禁止用含有雙酚A的塑料生產嬰兒奶瓶,并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將任何含有雙酚A的塑料奶瓶進口到歐盟成員國。那么,雙酚A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呢?
雙酚A也叫雙酚基丙烷,是制作聚碳酸酯塑料的重要材料。在世界范圍內,雙酚A被廣泛用于制造塑料制品。許多嬰兒奶瓶、飲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裝物中都含有這一物質。近年來,歐美的科學家在大量的臨床試驗中發現,含有雙酚A的塑料容器在接觸沸水、溫度較高的食物后,其所含的雙酚A會迅速釋放到沸水或食物中去。雙酚A對嬰兒的發育及免疫力均有一定的影響。它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產生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可導致兒童性早熟和生殖器畸形。由于該物質可使男性發生陽痿,降低男性精子的活力和質量,因此也被戲稱為“變性化學物質”。現在,為了食品安全,保護嬰幼兒的健康,世界各國已開始禁止用含有雙酚A的塑料制造嬰兒奶瓶,有些國家還將雙酚A列為有毒的化學物質,嚴格限制此物質的生產、應用和銷售。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盡量少用含有雙酚A的塑料餐具,尤其不要用含有雙酚A的塑料奶瓶給寶寶喂奶。專家表示,每種塑料制品都有自己的代碼。人們在判斷自己所用的塑料產品是否含有雙酚A時,可將此產品翻轉倒置,觀察其瓶底的三角形標志。此標志中會寫有數字1~7,每個數字都代表不同的制作材料。如果塑料奶瓶的三角形標志中寫有“7”,此產品就可能含有雙酚A。
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博士生導師胡琴介紹說,雙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化合物之一,常用于制造塑料產品,如太空杯、塑料餐具、水壺、嬰兒奶瓶等。除了塑料制品以外,沐浴露、洗發水、護膚品、自來水和食物中都含有雙酚A。胡琴說,他帶領的研究小組在進行相關的檢測后發現,與飲水機中的純凈水相比,自來水中所含的雙酚A相對較少,而雨水中所含的雙酚A非常多(是飲水機中純凈水所含雙酚A的5倍)。因此,人們應避免淋雨,不要用聚氯乙烯包裝材料在微波爐中加熱食品,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并應盡量少用一次性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