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第1期雜志出刊后,《噪音》和《2012:The New Day》在讀者中引起不小的“轟動”。為響應大家的呼聲,多拉點子鋪成員和眾多幻迷們,針對這兩篇文章展開了一次集中討論。
主持人:多拉
頭破水流:第1期雜志讓我等的真叫個辛苦,曾一度以為2012世界末日要來了……不過還算沒白等,一期的《噪音》很有看頭,是帶有中國特色的黑色幽默。描述了小人物的生存狀態,把對現實的批判化為對理想世界的想象,人類與機器的斗爭更有現實的味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爬在墻頭等紅杏:樓上的觀點我大致認同,文章總體給人的感覺不錯,幽默詼諧,但是這篇文章與大劉的《太原之戀》很有相似感,兩個代碼佬的風格很像,只不過把大劉和大角換成了趙三和李四。不同的是《太原之戀》中的詛咒病毒是被別人修改的,而《噪音》中的噪音病毒是自主變異的。大劉的筆停在了那個通用符上,讓人遐想無限,而劉嘯把文章中各個人物的命運都做了詳細交待,留給人的想象空間不是很大。特別是看到結尾那一本《共產黨宣言》,讓我只能笑而不語。再者,大團圓的故事結尾,有點老套了,也算文章的一個瑕點。
春天花開會:相似歸相似,但從文章中還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獨具匠心和作品的獨特魅力。文中各式各樣的調侃,幽默風趣的風格,勾起讀者的無限閱讀欲望,而《噪音》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強大的人物塑造和刻畫。《太原之戀》中劉慈欣展示了他的黑色幽默。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詛咒軟件的誕生,其實是具象化了人心中報復的欲望之魔,但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稍有欠缺,災難固然震撼,但觸動人心的震撼應是更深層次的。而《噪音》在帶給人們輕松感覺的同時,人物的形象會在讀者腦海中惟妙惟肖地閃現,故事性更好。所以說《噪音》是特別的,它不是誰的影子。
賣女孩的小火柴:大劉是我的最愛,我想也是作者的大愛,因為劉嘯學習了大劉的文章精髓和寫作方法,邏輯嚴整,切入華麗,硬度適當。
SM2324:我以外星人的身份客觀地評價一下:與大劉的宏大想象力相比,《噪音》確實不夠硬,但人物形象刻畫上更勝大劉一籌。
多拉:相似中找到不同處,相像中找到獨特處,這估計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量子盾:《2012:The New Day》的作者在人物刻畫上挺老練、細膩的,文章中有諸多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不僅僅是對主人公的,還有那些打醬油的人。像最開始那群談著年輕往事的中年人,他們是這個社會的映射,作者在暗地里已經把整個社會背景交代了,這些背景,還有飛輪的游戲角色的演講,其實代表的是作者的感受。但是,把社會寫得那么現實,游戲也寫得那么現實,讓我有些找不到閱讀的側重點。文章道理多多,可篇幅短小,沒有很好地表達作者的感悟,我覺得這是文章最大的瑕疵。
豬是的念來過倒:嚴重感冒級贊同!也就是這篇文章太短,作者卻埋了太多的道理,但這些道理沒有一個可以做文章的中心,讓人很難讀進去。我覺得好的科幻文章必須有好的科幻點子和精彩的故事情節在里面,而精彩的故事情節是必須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在里面。這篇文章的缺憾就在它缺少類似靈魂的東西,如果能適當增加文章篇幅,對某個點展開敘述,會更讓人覺得有血有肉。
提錢釋放:《2012:The New Day》該文作為2012年第1期上的主打,我覺得這本身就有寓意。因為2012年是一個充滿期待和無限玄機的年份,我個人認為作者重在渲染2012年時的場景,無論是游戲中還是現實都寫得那么逼真,給2012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太注重場景和環境的渲染和烘托,從而淡化了主題。當然不是說這樣就好,因為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敘事方式和寫作手法,而為了達到某種效果,也需要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和側重點。反正我看了文章感觸頗深。
多拉: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正好迎合了我們希望新年有新開始、新氣象的美好愿望。盡管作品難以做到十全十美,但我們的美好愿望是至真至誠的。
SM2324:2012已經來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賣女孩的小火柴:作者和編輯們想要表達的心意,不管你們懂不懂,反正我是懂了!
?藎等風的旗: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年的雜志動態會在前一年的10期以后就有所體現,但2011年的《新科幻》好像一直很淡定,一直也沒露出半點蛛絲馬跡,所以我推斷,估計是想給大家一個意外的驚喜,再加上第1期的姍姍來遲,更加重了我對2012年雜志的好奇。但不得不說,第1期很坑爹,和以前的印刷質量相比不盡如人意。我和很多幻迷交流,他們也有同樣的感慨,都在猜測其中的緣由。這樣的落差,讓我們這些忠實粉絲有點hold不住了,求解釋,求真相……
?滎多拉:(懺悔狀)不得不說,我們拿到雜志也很意外。細心的您也許會發現,第1期剛換了印刷廠,雙方提前沒有做好溝通和磨合,所以出現這樣的“杯具”。請大家放心,我們會加強與印刷廠的溝通,把好各個環節的質量,讓大家看到更精美的雜志。
?藎一粒沙白:2012年第1期的封面很給力,突然有種找回《科幻大王》(更名前的雜志名字)給我的那種久違的感覺。雜志一再改版,改版后的封面在色彩和樣式方面比以前有所突破,但有種隨大流的感覺。嘗試不同的風格,出發點是好的,但好的東西希望不要改掉,不然沒有了自己的特色,也不會被讀者記住,這就得不償失了。
?滎多拉:在改版中我們不斷超越自我,在你們的呼聲中我們逐漸認清自我,我們要做的還很多……
?藎外星人也是人:第1期上的插畫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無論整體場面的烘托還是人物的具體形象上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們的扎實畫功。但每期雜志都是那么兩個或三個作者在畫,時間長了再好的作品也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希望你們能廣泛征集各類畫手,為大家呈現更多的視覺盛宴。
?滎多拉:嗚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藎撒旦起舞:看了第1期,我感覺很失望,“作者連線”這個欄目悄悄地消失了。看不到以前的老朋友,這讓我很失落。看完每期的主打作品,然后帶著疑問去看“作者連線”,這好像同過年把新年晚會作為年夜飯的佐餐那樣自然,但不知為什么第1期上卻不見了,難道以后也不會出現了嗎?啥也不多說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作者連線”,你快回來,把我的思念帶回來……
?滎多拉:我會把你的呼聲和歌聲一起帶到編輯部,更希望我們現在的每個欄目以及以后出現的N個欄目,都會讓大家同樣地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