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五環外的天宮院地區,保利春天里和龍湖時代天街這兩大主力樓盤,年初單價還在11000元/平米徘徊,而6月底,據了解簽約均價已經逼近15000元/平米。同時,周邊另一個待售樓盤金融街融匯也在一次次的拖延開盤時間里,傳出漲價消息。據悉,當前預計開盤單價已經從2個月前的13000元/平米左右漲至了15000元/平米。
房價在漲,購房人群也絡繹不絕。在某次閑聊中,有開發商談及當前這個正由買房逐漸向賣方轉變的市場時也感慨道,“去看看天宮院的購房者,自住需求絕對不會超過5成,房產投資永遠都是市場的主旋律。”
事實上,從更廣義的角度看來,哪怕是當前某些剛需的購房行為,也是一種投資。“現在天宮院買一套,等漲價了,賣掉再在內城區換套小一點的。”這也是此前采訪中多數購房者表達出的意向。
普通人群的房產投資行為或許只是受換房子的夢想驅使,但有些開發商投資行為卻也有可能攪亂市場。萬眾矚目的萬柳地塊剛剛塵埃落定,可40000多元/平米的樓面價、10萬元/平米的行業預計售價,卻才處于發酵初期,而在兩三年之后,下一個釣魚臺七號院也很有可能落座于萬柳。
我真沒有和任志強過不去,但突然想起他的一句話,“貴的房子本來就是為有錢人蓋的。”雖然我也贊同此種說法,但從萬柳地王出現以來,周邊總價200萬左右的房子也跟風漲價的事件可以看出,貴的房子有時還真是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相關報道詳見P42《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