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哺乳5個月后,您正懷抱著吃奶的寶寶,很舒適地享受著喂奶的愉悅,內心一片安詳,突然間,乳頭上一陣鉆心的疼痛襲來,您幾乎失去控制地慘叫一聲,不用看,一定是小家伙剛剛咬了您一口。這時,如果小人兒沒有被您的慘叫聲嚇呆或者嚇哭,就是被你的反應逗樂了,正看著您壞笑呢!
如果是后一種情況,估計您會一股怒氣沖上心頭,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就是,狠狠地批評小家伙一通。
媽媽們的這種強烈反應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但是它帶來的后果卻往往事與愿違。
首先,它不能夠有效地防止寶寶再次襲擊,很多寶寶對于媽媽的過激反應感到好玩兒,以為這是場游戲,反而更加喜歡這樣做。而乳頭本是十分嬌嫩的器官,咬上幾次就會受傷,給喂奶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媽媽因此放棄哺乳。
其次,寶寶被媽媽的強烈反應嚇壞了,或者由于不理解媽媽的痛苦,不明白為什么媽媽對自己這么兇,反而生了媽媽的氣,在幾天之內“罷奶”。
寶寶咬媽媽乳頭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最常見的情況是,寶寶在長牙,牙床又癢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見什么咬什么;柔軟的乳頭,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膠。
比較少見的情況是,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寶寶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當,快要掉下去了,也會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
十分罕見的情況是,那些天生有神經性缺陷的寶寶,無論什么東西放到他的嘴里,他都會本能地“咬緊牙關”。這樣的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咬乳頭,而不是等到5個月以后,到了長牙期才咬。
媽媽們要記住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個吃奶吃得正吞的孩子是不會咬乳頭的。寶寶結束吃奶時才會咬媽媽的乳頭。因此,那些挨過咬的媽媽在喂奶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看到寶寶已經吃夠了奶,吞咽動作減緩,開始娛樂性吃奶時,就可以試著將乳頭拔出來,防止寶寶咬。有些時候,寶寶用咬乳頭來告訴媽媽:我吃飽了。
對策:如果寶寶在長牙,就準備一些牙膠或磨牙玩具放在冰箱里,或者冰凍一只香蕉,平時多給寶寶咬這些寶寶不會感到痛苦的物品,甚至在喂奶之前先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咬個夠,緩解寶寶牙床的不舒服。
無論是用哪種方法終止寶寶的咬,最好語氣和緩地告訴寶寶:“別咬媽媽,媽媽疼。”
對于那些生來就咬媽媽乳頭的寶寶,如果只是屬于肌肉張力亢進,建議媽媽在喂奶前先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或者輕輕地按摩寶寶的四肢,用冷熱水交替擦寶寶的臉。并且嚴格控制寶寶銜乳姿勢,用手指頭堅定地按下寶寶的下唇或者下巴,阻止寶寶咬牙,喂奶過程中始終把手按在寶寶的下巴上,也會讓寶寶吃奶吃得更舒服。
如果咬牙情況持續6~8周以上,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神經性的天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