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覺得這個世界上能夠真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女性多嗎?
金韻蓉:不多。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社會文化的問題。其實各國的主流文化都是教育我們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連暢銷書都是“如何說話、怎樣做事更討人喜歡的模式”,所以我們原始的愛自己的本能是被壓抑的。
女性要真愛自己最需要懂得的是什么?
金韻蓉:寬恕。是寬恕不是寬容,寬容是接納,而寬恕是原諒。相對而言,我們寬恕自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寬恕別人確實不容易。原諒在我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原諒這個人為什么會這樣對我。寬恕了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解脫了自己,從此就不會焦慮、糾結。
你覺得自卑是不夠接納自己的一種表現嗎?
金韻蓉:有一定因素,但不完全是。其實你要找一個完全不自卑的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可以強大到完全不自卑,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有的時候,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有些自卑,也是一個自我節制的很好方法,因為自卑,所以會更加努力。因為自卑,所以不能為所欲為。適度自卑,或者說謙卑,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能過分。所以有些自卑不全是壞事,是人性中一種節制的力量。
常常拿自己和他人比較也是一種不自愛吧?
金韻蓉:當衡量自己是否幸福時,我們卻時常不自覺地把目光聚焦到身邊的人身上,一旦這樣,那就意味著我們走入了一個可怕的循環,失去了自己。追回幸福主權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清楚地知道,你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的選擇,而你一旦做出決定,就要為你的決定買單。
很多人抱有完美主義,這樣的人會很辛苦,這是一種不夠自愛的表現嗎?
金韻蓉:我覺得完美主義和不愛自己沒什么關系。因為完美主義是性格所致,與生俱來,有遺傳的因素。我本人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以前沒有電腦,用稿紙寫稿子的時候,我不能允許上面有一個錯字,有時候我試圖用涂改液,但看來看去還是受不了,只能撕掉重來。我小時候總挨罵,就因為經常要撕本子。我現在好多了,所以說,歲月會幫助人成長、修為的。
一個自身條件不是很好的平凡女性,如何才能讓她愛自己,或者說覺得自己很幸福呢?
金韻蓉:我必須承認,這個對她而言是困難得多。實話實說,幸福不幸福,確實有一些可以量化的、社會化的、標準化的。這就要求她努力更多,付出更多,在已經擁有的東西里面強化自己的擁有。比如,我就是一個很胖的人,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因為激素等各種原因,我就是無法瘦下來,怎么辦呢?但是因為我胖,所以我可以擁有很好的皮膚,我的皮膚很緊繃,沒有太多的皺紋,那我的著眼點就是更努力完美我的皮膚,讓我的皮膚沒有瑕疵。又比如,當我沒有很好的學歷的時候,可以用閱讀來豐富自己,等等。
這個修為過程十分艱難漫長嗎?
金韻蓉:很多年輕的女孩不停地問我:我怎么才能做到像您那樣從容、優雅?我往往這樣回答:你20歲就做好你20歲的樣子,否則20多歲就像我這個50多歲的人的樣子,那豈不是未老先衰? 我很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揠苗助長。每個年齡需要經歷的事情是不一樣的,年輕人該摔倒的時候就要摔倒,該幼稚的時候就要很幼稚,該失敗的時候就要失敗,長輩能做的只是不讓她摔得太厲害、幼稚得太離譜、失敗得太慘。我總覺得,一個人生命中所要學的功課是沒有人能幫她學、幫她做的,如果揠苗助長的話,那就不是他的人生了。等她50歲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人生,會覺得是那么蒼白和簡單,因為她少了很多人生的體驗。我曾經重重地失戀過,曾經失敗過,也曾經如何的慘過……這樣回過頭來看,人生才是豐富多彩的。所以當你要去模仿別人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找到核心的價值和內容,而不是生吞活剝地拿來。
大部分女性都是要做媽媽的——對于做媽媽而言,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將來愛自己呢?
金韻蓉:媽媽能做的并不是規劃孩子的未來,而是讓孩子知道不管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媽媽都是愛他的,也就是無條件地愛。我見過很多孩子從小到大,他們生活的目的就是在取悅父母。當孩子從小知道需要取悅別人的時候,那么到了學校就會取悅老師,長大后就會取悅老板,以至于一輩子都在取悅別人,完全忘記了自己,非??蓱z。
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呢?
金韻蓉:這也是我要重點說的,就是女性的情緒管理,這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我最害怕的是看到家庭里面的“白色暴力”,也就是精神暴力。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和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媽媽在孩子面前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馬上就要爆發了,快要做出非理性的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離現場。其實每個人都有釋放自己情緒的出口,比如購物、訴說、大哭一場、享受美食等等,但前提是不要傷害別人。
對于時下的都市女性喜好拿奢侈品愛自己這件事你怎么看?
金韻蓉:買奢侈品犒勞自己確實是件快樂的事,其實我也喜歡買奢侈品來愛自己。但愛自己與愛上自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愛自己更多的是一種過程,而愛上自己才是每個女人應該到達的終點。愛上自己就不僅僅是給自己買一件奢侈品、或者做一個SPA犒勞自己那么簡單,它是一個漫長而殘酷的修為過程。愛上自己確實是挺難的,因為它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地舍得花錢給自己買件衣服或買雙鞋子那樣的愛,也不僅僅是學會先照顧自己情緒再照顧他人情緒的愛。它應該來自更深層更積極的動機,包含對自己的負責,對他人的尊重,還有對生命的寬容與溫柔。最重要的一點是接納自己。不妨可以試著這樣做:拿出一張白紙,每天更新寫自己的優點,不斷告訴自己,不斷重復去看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每天重復去看自己的優點,每天接納自己。能夠全身心地接納自己,才是真正地愛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