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書云:福相者,必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體態豐腴,臂膀厚實……這是有點道理的,有幾個瘦骨嶙峋、尖嘴猴腮、身上沒二兩肉的人大富大貴過?
龐倌自小就瘦弱不堪,一副病態,相面的人說這娃沒福不說,甚至難逃早夭之劫……
所幸的是,龐倌不但沒有早夭,連傷風感冒都沒有過,以一種堅不可摧的姿態頑強地活著,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
但高考那年,龐倌以一分之差應驗了相面人的那句話——沒考上大學。龐倌爹媽就把相面人的話搬了出來——這是命中注定的!生怕他想不開。
龐倌對相面術早有耳聞,便端著鏡子仔細地審視起自己來。果然如算命的所說:面黃肌瘦,四肢如柴……龐倌嘆了口氣:這哪是富貴人的面相,與乞丐倒有幾分相似。
爹娘雖然對算命先生的話百分之百地信任,但龐倌堅持要復學這個念頭,爹娘是不敢否決的,龐倌犟得跟小牛犢子似的,爹娘便只好依著他。
誰也沒有料到,一年后,奇跡竟然出現,龐倌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全國聞名的政法大學錄取。
人們免不了要對龐倌的面相做重新的認識了。通過細致地、深入地研究之后,人們慢慢發現:龐倌的印堂微微發亮,眉宇之間隱隱透出一股俊秀之氣,天庭比較飽滿,地閣比較方圓,骨相勻稱,而且隱隱透出些許貴族氣質……
人們驚嘆不已,原來,龐倌早就有富貴之相,只是肉眼凡胎看不出來罷了。于是,鄉里人把龐倌捧上了天,把當年算命先生的話當成放狗屁。
四年清苦的大學生活終于結束了,成績優異的龐倌因沒有關系和后臺,公務員招考后,被分配到老家所在的鎮當鎮長助理,包組聯戶,一年四季都在鄉下,曬得跟煤球似的,瘦成一根藤。
鄉親們原是盼著龐倌留省城的,最起碼也應待在市里呀。人生路上,龐倌多年浴血奮戰,竟然被打回原形——回鎮回村了。人們看龐倌時,發現龐倌依然面黃肌瘦,四肢如柴……人們說,唉,還是算命的有兩把刷子!
鄉親們看在鄉里鄉親的面子上,對龐倌比較和善。背地里,瞧著瘦得跟麻桿一樣,搖頭嘆息,那一副可憐相,像倒了八輩子的霉,鄉親們老大瞧不起他,不愿沽惹他。
不知何故,書記很喜歡龐倌,給他提供了很多機會,歷練他,培養他。
一晃就幾年過去了。這幾年里,龐倌因為進步快,工作出色,一步步從副鎮長,副書記,坐到鎮人大主席的位置上。
就在龐倌剛剛爬上正科那一年,鎮黨委書記調進縣城當局長,出人意料的是,他極力推薦龐倌,通過組織考察,龐倌意外地坐上了書記的寶座,害得德福鎮長空歡喜了一場。
龐倌也納悶,搞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破格升書記了,為什么當然接班人鎮長德福沒能爬上來?
后來,黨政辦主任亢牛幫龐倌破解了謎團——德福鎮長非常地不討前任書記的喜歡。德福鎮長是一個胖子,而前任書記不胖不瘦,和書記走在一起,無論是進城還是下鄉,別人總是把他們的關系搞顛倒。德福很富態,一臉的福相,一身的福氣,一句話,德福看起來比書記更像書記。在人們的觀念里,領導總得有領導的面相,領導總得有領導的派頭。不少人總是把鎮長德福當成書記,搶著和德福握手,搶著為德福張羅,把一個貨真價實的一把手——書記晾在一邊……盡管書記也知道鎮長不是故意擺譜,可不知為什么,只要德福在身邊,書記的心里就忐忑不安,左右甩蕩。
不僅書記不喜歡德福,就連縣上的領導也不喜歡他,官比他大的領導,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所以,盡管德福能力出眾,在基層也很有人緣,卻很難親近高層。
心寬則體胖,龐倌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漸漸發起福來,同事們開玩笑說龐倌有點領導的架勢了,龐倌的威信隨著脂肪的增加,一點點地堆積起來,越來越高。
龐倌當書記后不久,鄉里鄉親發現龐倌到底是個有福之人,你看,長著一身肉呢,以前走眼了。鄉親們看他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角度慢慢爬升,最終成了仰望。
龐倌唯一不暢快的,就是德福鎮長。他沒當上書記,既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嫉妒龐倌,大概體胖必心寬吧。工作上他是龐倌的左膀右臂,生活上,還把龐倌照顧得無微不至。或許是命,這家伙生就不逗人喜歡,不僅讓前任書記不高興,讓德福也十分窩火:不認識他們倆的,還是經常把職位搞顛倒,把自己這個堂堂書記當成德福鎮長的跟班兒。
想想自己,想想德福,龐倌悟出了一套福相理論:人不可沒有福相,沒有福相,別說籠絡不住下級,就是外人也不把你放在眼里。比如前任書記和自己在這方面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也不可太有福相,要是面相太好蓋過了頂頭上司,也不會有好果子吃,比如沒有得到提拔的德福鎮長。
兩年后,龐倌的再一次升遷,雄辯地證明了福相理論的正確性。
縣委準備從鄉鎮書記、鎮長里產生一名縣委辦主任,這個職位是縣委常委。全縣各鄉鎮一把手和二把手們都伸長了脖子夢寐以求。作為大鎮的一把手龐倌和二把手德福,那份“饑渴”更是難以言傳。
但戲劇性的是,根據正科級以上干部民主推薦,龐倌和德福倆的得票名列前茅,很多鄉鎮都認可兩人的能力,所以都投了他們的票。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剩下他們倆進行巔峰對決。
組織部長率領考察組到龐倌的鄉鎮考察,近距離仔細地端詳了頗有福相的德福,大吃一驚:這家伙比縣委書記更像書記哩,放在書記身邊,會把書記比得暗淡無光,打死我也不能提拔他。于是,機會又一次光臨了龐倌。
兩次職位的變遷,福相理論在龐倌的心目中成了顛撲不破的真理。
縣委書記比較瘦,幸好龐倌早已聞風減肥,吃了不少的速瘦膠囊。赴任時,把自己瘦成了皮包骨頭,一個謙卑的瘦猴跟隨縣委書記左右,深受書記的喜歡和器重。
三年后,龐倌便被推薦到鄰縣當了縣長。
當了縣長,官大了,畢竟是縣政府的一把手,只要不壓過書記,太瘦了可不好。龐倌突擊增肥,不到幾個月,盡量擴展體形,使自己形態豐腴,頗具威儀,深得下屬的敬仰。
又兩年,龐倌被組織推薦到市政府辦當秘書長,市上領導很是猶豫,因為縣長龐倌有點胖,形象比市上領導更像市上領導。就在市委猶豫的兩個月間,龐倌慢慢變得“苗條”起來。龐倌終于掙得秘書長寶座。
龐倌的身體也爭氣,要減肥時,幾劑瀉藥,肥胖的身子像扎破了皮兒的輪胎,“撲哧”一下便癟了下去。要增加重量時,幾服補藥,身體就跟吹氣球似的鼓脹起來。憑著福相理論,龐倌一路青云直上,四十不到,就已經是全省最年輕的廳級干部了。
當然,瀉藥和補藥龐倌也沒少吃。
正當人們夸贊剛過不惑之年、才華橫溢、福如東海的龐倌前途不可限量時,他突然病倒了。
診斷書上說,龐倌的胃部長了個腫瘤。手術很順利,據主刀權威大夫的經驗判斷,應該是良性的,但準確消息得等化驗結果。龐倌自己也渴望盡快知道答案。那種焦慮呀,遠比每次等待升遷任命文件更急切。確切地說,他一輩子也沒有這么急切過。
責任編輯/董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