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為心靈寫作的人,我寫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的心靈之作。至于為什么寫《無怨無悔的愛》這篇小說呢?那得從多年前一個友女的自殺事件說起,那個女友姓呂,長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那時我還在讀高中,她在讀衛校,她家里人對她管得比較嚴,因為有一次她和一群男生在一起玩兒,家里人懷疑她在談戀愛,就當著眾多男生的面,粗暴地把她拉回了家。被拉回家后的女友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一氣之下跑到廁所把一瓶農藥喝了下去,一朵嬌艷無比的花兒就這樣凋零了。
這件事對我的心靈觸動很大,我一直覺得,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有問題的。前段時間的一個晚上,我隔壁鄰居家的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就因為考試沒得一百分,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被父母驅逐出家門,不讓睡覺。小男孩很委屈,在門外哭了半天,他說他已經很努力了,可還是考不到一百分,我能有什么辦法?中國的很多父母,都忽略了一個問題,他們都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們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孩子不僅僅是你個人的,同時也是社會的,是國家的。我認為培養孩子應該從大局考慮,從大方向出發,不要只看成績,把他們當成實現你未能實現的理想的工具。文中尹夢遙的母親就是這樣,她總是一味地要女兒考清華考北大,實現她未能實現的理想,并把她當作戰勝婚姻的武器,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她從來沒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其實孩子的心靈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可是很多父母就沒意識到這點,尹夢遙的成長經歷足可以證明這點。我寫這篇小說,只是想讓中國的父母清醒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再這樣下去,社會上將會出現成千上萬的像尹夢遙這樣心靈不健康的孩子。尹夢遙雖然比我那女友幸運,最后死里逃生,可最終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遺憾。
再有一點就是,中國的父母都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愛,總是把愛埋藏得很深很深,以致讓孩子看不到,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一個感覺不到父母的愛的孩子,內心永遠是孤獨和寂寞的,他是沒有任何安全感的。尹夢遙代表的不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我在心里一直纏繞著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些平庸的人總是那么平庸?他們為什么就不能超凡脫俗轟轟烈烈地活一次呢?那些小人物為什么也一直是小人物,為什么就變不成大人物呢?后來我在一個朋友的身上找到了答案。前兩年網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種菜和偷菜,我們都在QQ上開了農場,我一個在機關做臨時工的朋友也開了農場,可她老是不敢去偷別人的菜,怕被別人罵。她就跟我說,你說像我這種人能干什么大事,在網上偷菜都不敢。這個朋友的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想,平庸的人總有他平庸的道理,小人物成不了大人物也總有他成不了大人物的道理。于是就有了《比太陽更明亮》這篇小說。文中的王桂芳和劉大勇都是平庸的小人物,當然他們也不甘心永遠這么平庸地做個小人物,他們也有野心,也想發財,也想送女兒出國留學,讓女兒出人頭地,自己臉上也有光彩。當他們看到那一袋子錢時,他們也想占為己有,用來送女兒出國讀書。他們雖然也貪財,可是他們畢竟是善良而厚道的老實人。他們后來把錢交給警察,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拾金不昧精神所致,而是因為怕被警察抓了要坐牢。我一直認為,這些平庸的小人物身上也有可貴之處,他們雖然干不了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他們至少是安分守己的,不會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我們的社會也是由成千上萬的王桂芳、劉大勇這樣的小人物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