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做個有心人
世事繁雜,生活忙累,俗事、瑣事、雜事纏身,在紅塵中難得一絲清閑。思想,也未免湮沒于繁瑣事務的沖擊之下,失卻意義,喪失信念,丟了理想。而做個有心人,在滾滾紅塵中留一點心眼,“眾人皆醉我獨醒”,你便會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做一個梳理生活的人,做一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做一個腳踏實地游刃于生活的人。生活,也自會為你敞開一扇大門,讓你盡情領略生活的醇香,感受俗世的撫慰,享用生活的蜜,塵世的香甜和溫暖。
◎為人,做個有心人
為人,做個有心人。生在塵世,與人相交,是頭等大事。做個什么樣的人,是大事之大事。觀天下之人,有的碌碌無為,平淡一生;有的轟轟烈烈,壯麗一生;有的不偏不倚,中庸一生;有的雞鳴狗盜,茍且一生……看塵土飛揚,蕓蕓眾生,有的追名,有的逐利,深陷于此,沒有一雙慧眼,無一顆慧心,不免難辨真偽,難分正誤,長此以往,“人將不人”,變得面目猙獰,盡失本性。只有做個有心人,靜觀世態,去偽取真,或許,你才可把握機遇,把握人生。而做個有心人,先要有勇氣做個“局外人”,不爭虛名,你才可站在高處,看得更遠,想得更深,有固守的心靈導向,從而不陷于淺薄,不流于浮躁,不累于虛名,不囿于陳規,奮進而不狂妄,真誠而不驕傲,創新而不莽撞,修身處世有準則,審時度勢有辦法,做一個有個性的人,有修為的人,有質量的人,高尚的人,大氣的人。從而,你才會是一個幸福的人。
◎做事,做個有心人
遇事多動腦筋,做事多個心眼,必然少走彎路,多出成績。凡事三思而后行,自有坦途在眼前,做個有心人,事事皆好辦。易事,要精益求精;難事,要找出竅門;險事,要化險為夷;壞事,要知其后果。開心事,笑而有度;窩囊事,不必耿耿于懷。小事,要有心;大事,要有定。不為做事而做事,也不為好惡而做事,但一定要為做人而做事,為良心而做事。既要有原則,又要有度量,既要拿得起放得下,又要敢作敢為敢擔重任。辦小事,不斤斤計較;辦大事,要有氣魄。如此而已,事事皆有趣味,做人也才瀟灑。
◎作文,做個有心人
為詩作文,非有心而不靈。有心,你才會發現人心的善、自然的美;有心,你才會體驗到天空的遼闊、和風的舒暢;有心,你才會見別人所未見,想別人所未想,獨辟蹊徑,獨領風騷,獨樹一幟,獨立而特行,走出一條獨具風格的路來。尤其胸存塊壘,率性而為文,于無法中有法,在飄逸中有度。有精言妙語,也有抒情小品;有和風細雨,也有逼人寒意;有振聾發聵之作,也有入木三分之語,真正做到“行于當行,止于當止”,形神兼備,神完氣足,才會有寫不完的見仁見智連珠語,抒不盡的感天動地真性情。
◎從政,做個有心人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事事皆在心里裝;錚錚鐵骨,滿腔熱血,處處都為百姓著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往今來,為官者念爛了這句話,然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人?做人,難得糊涂,居官,便難見清明。官場生涯,幾歷風霜,不改初衷,其心其志,始終系于事業、百姓、土地;其情其血,堅持灑于功德、人心、蒼天,一心為公,心系蒼生,百姓也必然會銘記于心。如此,事業也才會燦爛,大地也才會蔥蘢!
做個有心人,何樂而不為!
編輯/林青雨
·悅讀·
知止則不殆 安閑使得閑
此聯選自現代學者谷向陽教授編著的《中國唐詩聯集成》。
上聯出自唐·白居易《高仆射》詩:“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白居易全集》卷一)這里的“玄元”,指老子。唐初乾封元年二月(公元666年)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天寶八年(749年)六月又加尊號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簡稱“玄元”。“玄元亦有訓”,即指《老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思是說,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屈辱,知道休止就不會出現危險,這樣才能保持長久。這是老子貴生愛生思想的重要體現。所以,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說“知足知止,兩知字大有事在。不然,亦未可以長久也”。
上聯的“知止”,即要懂得適可而止。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個“度”,過度了,過頭了,就可能適得其反。養生也是如此。知止,反映一個人的淡定與從容,是智慧、修養、道德的綜合體現。知止,方能面對誘惑而保持本色。知止,才能平安,才能淡定,才能快樂,才不會出現危險。
下聯語出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詩:“自到東都后,安閑更得意。”“安閑”,即安靜清閑;安逸舒適之意。“得意”,即稱心,滿意。唐大和年間,白居易曾幾次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工作環境比較清閑舒適,讓白氏心滿意足。而這正是養生所需的良好內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