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豐縣針對計生家庭老齡化和留守兒童問題,探索建立了一對一牽手關愛長效機制,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豐縣特色的社會公益活動品牌。
一、創新與實踐
“牽手關愛活動”的主要內容:針對首批響應計生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步入老齡的部分群眾,特別是缺少照顧、生活困難的獨女戶計生老人;或因子女外出務工,而形成的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建立一對一的牽手結對幫扶制度,制訂了牽手服務公約,和牽手幫扶對象簽訂牽手服務承諾書。一是定期上門為老人拆洗被褥、清理衛生,與老人拉家常,使老人不感到孤單,精神上得到慰藉;二是為老人定制生日蛋糕,組織親人團聚;三是聘請健康專家,定期舉辦“老人健康”講座,免費進行健康體檢;四是利用節假日組織老人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到學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兒童,及時了解孩子心理健康情況;六是每學期與班主任取得聯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七是經常和孩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八是設立關愛熱線,發放關愛聯系卡,隨時為老人和留守兒童進行關愛服務。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按照“黨政作后盾、各方齊參與、協會為載體、計生服務機構為平臺、關懷到家庭、和諧伴計生”的要求,將“計生協會會員志愿者牽手計生老人、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納入人口計生工作總體規劃。
進一步拓展了“雙牽手”活動內涵。一是對計生貧困老人和計生留守兒童進行走訪慰問。二是積極與縣信用社協調,每年優先發放1000萬元小額低息貸款和100萬元的小額無息致富幫扶專項基金,讓計生家庭受益。三是借助百臺大戲進鄉村和公益電影村村行活動,深入到敬老院、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學校慰問演出,豐富計生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讓社會各界關心并積極參與“雙牽手”活動。五是組織開展爭當“好媳婦”、“好婆婆”、“獨生子女家庭創業之星”、“十佳留守兒童”等評選活動。六是開展互動式的青春期健康培訓,讓青少年在寓教于樂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二、經驗與成效
“雙牽手”關愛活動的成功開展,為解決因計劃生育帶來的老齡化問題和農民工留守兒童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為全社會開展尊老愛幼的公益事業添磚加瓦,同時也有效促進了人口計生工作的開展。
自雙牽手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牽手計生老人2218人,牽手“留守兒童”2986人,其中入住敬老院的計生老人356人,為460名留守兒童找了“愛心媽媽”、“代理家長”,為1200名計生老人免費辦理了平安保險,為394戶困難計生家庭免費辦理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為257位留守兒童發放了幫學助學救助金。
三、思考與探索
雖然豐縣“雙牽手”關愛活動的開展取得了可喜成績,拓展了生育關懷活動的內涵,有效促進了人口計生工作的開展。但仍有一些制約因素阻礙“雙牽手”關愛幫扶活動的有效發揮。尤其是幫扶活動形式還僅限與一對一牽手結對幫扶,致使幫扶的方式和內容相對單一。
為此,提出以下對策建議,進一步拓展了“雙牽手”活動內涵:一是與“生育關懷行動”相結合,對計生貧困老人和計生留守兒童進行走訪慰問。二是與獨生子女家庭致富幫扶工程相結合,積極與縣信用社協調,每年優先發放1000萬元小額低息貸款和100萬元的小額無息致富幫扶專項基金,讓計生家庭受益。三是與人口文化活動相結合。借助百臺大戲進鄉村和公益電影村村行活動,豐富計生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與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相結合,讓社會各界關心并積極參與“雙牽手”活動。五是與“新農村新家庭計劃”相結合,組織開展爭當“好媳婦”、“好婆婆”、“獨生子女家庭創業之星”、“十佳留守兒童”等評選活動,不斷豐富“雙牽手“活動的內涵。六是與青春健康教育相結合,開展互動式的青春期健康培訓,讓青少年在玩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口計生局)
(編輯 趙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