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美國學者阿爾文·羅思(Alvin Roth)和勞埃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以表彰他們在“如何讓不同人為了互惠互利而走到一起”這個課題上的獨立研究。從閃電約會活動,到分配中學招生名額,他們的研究成果構成了很多事情的理論基礎。
瑞典央行(Riksbank)將這個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獎項授予上述美國學者,獎勵他們的抽象理論研究,也獎勵他們努力將這些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
諾貝爾委員會此舉也使其避免在圍繞危機、緊縮和財政政策的宏觀經濟辯論中站在任何陣營,因為這兩位得主的經濟學研究領域與這場辯論相距甚遠。
相反,這個決定體現了找到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把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其中幾名領軍人物(即便他們從未在一起合作)的傳統。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沙普利教授現年89歲,他之所以獲獎是因為他在合作博弈論領域進行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在不同人或不同群體之間找到穩定匹配,使這些人或群體不希望與現有伙伴以外的任何一方交易或打交道,在這些領域,簡單的市場規則并不適用。
“我自認為是個數學家,而這個獎是經濟學獎,”他對美聯社(AP)表示。“我一輩子沒有學過經濟學課程。”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羅思教授現年60歲,他在實驗室實驗中采用沙普利教授的研究成果,并在實踐中將其用于在醫生與醫院、器官捐獻者與患者、學生與學校之間實現匹配。
羅思教授表示,他在加州的居所接到午夜電話,“意外”和“驚喜地”獲知他已得獎。“過去一個小時里,我主要的慶祝方式是在電話里講話,”他對路透社(Reuters)表示,“我希望生活不久就會恢復正常。”
對多數市場而言,面對近乎無限的需求,供應有限的物資(例如電視機、茄汁焗豆,或者橙子)如何分配這個問題,是由價格機制解決的。價格使供給和需求達到平衡,但在很多領域,在分配其它稀缺事物方面不存在市場。
在收學費不合法或者學費有上限的情況下分配學校招生名額,或者在基于倫理的法律禁止金錢交易的情況下向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分配人體組織,要找到這些場合的最佳分配方式,難度都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