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ing China Home,把精美的瓷器帶回家,把精彩的中國帶回家”,瑪戈隆特將蘊涵古老歷史而又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傳遞給每一個人。
瓷器在中國有非常燦爛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地域性產業效應。中國陶瓷制造基地主要位于景德鎮、唐山以及潮汕等地區。而瑪戈隆特卻以其獨道的眼光,選擇了一條堅持創立新品牌,用創意設計理念發展企業的道路。另辟蹊徑地在中國經濟和金融的中心城市上海創立了瑪戈隆特骨瓷品牌企業。上海作為擁有國內最先進消費理念和最強大購買力的市場,匯聚國際優秀品牌營銷創意與設計人才高地的條件而成為瑪戈隆特堅持品牌的堅實后盾。
瑪戈隆特骨瓷創始人趙春陽是新上海灘的一個傳奇,他曾主導設計的上海世博會國禮花瓶“青花宴?印象世博”被饋贈給與會的246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收藏,榮獲上海世博會最高榮譽金獎。這一切,源于瑪戈隆特決心打造中國高端奢侈的骨瓷品牌。
結緣上海 打造高端陶瓷品牌
圓圓的腦袋架著副金絲邊眼鏡、壯碩的身軀搭配一身休閑裝扮,趙春陽這個曾經的武術運動員,把這一切榮譽歸于體校老師叮囑的那句話:認定目標就要鍥而不舍。
在1996年之前,趙春陽還是湖南江南訓練基地的武術運動員,曾經獲得過全國武術邀請賽的冠軍。但在他看來,如果一輩子與武術打交道那太過枯燥了,而且沒有前途。
那時,電視劇《上海灘》風靡全國,趙春陽對片中的上海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定要去上海闖一闖。”這成了他當時唯一的念頭。
1997年趙春陽獨身一人來到上海找工作,并進入了一支部隊的三產企業當銷售經理,這個企業做的就是陶瓷。但陶瓷生意并不好做,當時的陶瓷產品大多設計簡單,圖案傳統,企業經營也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
兩年后,由于政府規定部隊不允許經營第三產業,該企業面臨被撤銷。趙春陽果斷地攬下了這個“爛攤子”,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當時覺得是個機會。
“那時我手頭的2萬元現金,只夠付幾個月的房租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開銷,要‘吃’下這家企業根本不可能。而且整個企業除了一大堆的庫存以及三家店面之外,什么都沒了。”趙春陽說。于是,趙春陽與部隊商定,待庫存貨賣出后,再逐步將資金償還給部隊。
帶著一名銷售、一名物流外加一名,趙春陽窩在了楊浦區一間60多平方米的小屋內開始了創業。
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趙春陽終于賣掉了所有的庫存。然后,他開始為公司設定了第一步戰略目標:先主攻高端酒店。
“我曾多次去酒店采購部遞送我們的樣品,但一次次都吃了閉門羹。”趙春陽說他想到了另一個辦法,以顧客的身份前往酒店的咖啡廳,仔細研究酒店餐具的材質、設計、包裝等等。回到公司后,他與創業團隊一起制訂了詳細的產品方案,找了一家圖文設計公司,讓他們做出設計圖,并由外包的生產工廠打造樣品,送到了餐飲部總監的手里。
“拿著這些樣品,我當時的感覺就是,企業能不能成,就在此一舉了。”趙春陽說。兩天后,餐飲部總監主動致電要求與他見面商談關于訂貨的相關事宜。
趙春陽笑著說:“那時候我簡直開心壞了,但也很著急,由于把所有的錢就花在了產品上,我連買件像樣衣服的錢都沒有。”17元的襯衫加領帶成為了他去見客戶的第一套“行頭”。由于送去的樣品比酒店當時使用的好,而且價格優勢明顯,第一筆訂單為趙春陽一下子帶來了20萬元的資金。
熬過了最艱難的創業期,趙春陽開始放眼整個陶瓷市場。趙春陽拜師學藝,請來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和設計系的教授,花了半年的時間向教授們討教美學、設計、裝飾等一切關于陶瓷的學問。
他發現,國內的陶瓷生產廠家不多,且產品沒有設計、包裝簡易且品質較差,廠家只會埋頭賣產品,沒有品牌的意識。另外就是只有一些為國外的品牌企業貼牌生產的國內廠商。趙春陽萌生了自主研發、自行生產的念頭。
于是,為了改變國產陶瓷古板、單調的外觀,趙春陽邀請中國美院的學生參與骨瓷產品的設計,并參考國外流行的設計風潮,同時,改變包裝風格。經過改頭換面,一套瑪戈隆特瓷器的價格從400元提升到了700元,并在當時南京東路上的一家瓷器商店專柜內試賣。“這家店里共有10多家的同類品牌,我們是賣得最好的。”趙春陽得意地表示,在他看來,溢價部分就是由產品的附加值所帶來的。
樹立中國品牌,從中國起跑
要成為一個國際品牌,首先要成為本土市場的領先品牌,從本土市場做出品牌發展模式,針對不同的市場再進行不同的改進。瑪戈隆特骨瓷品牌的發展之路正是如此。2001年APEC首腦峰會在上海召開,組委會向全國陶瓷企業征集國宴餐具,此時的瑪戈隆特剛剛成立,未形成產品線,盡管如此,瑪戈隆特還是參與了競標。
趙春陽認為,沒有產品線就意味著沒有框框,沒有自我設限的束縛,任何偉大的設計和發明都是“無中生有”的創造,正因為當時瑪戈隆特沒有,才可以進行無限的設計構想,盡心為APEC服務。正是由于這樣的理念,瑪戈隆特為APEC設計的餐具脫穎而出一舉成為APEC首腦國宴餐具的指定供應商,成功跨出了塑造高端品牌的第一步。
競標APEC首腦宴會餐具的成功讓趙春陽堅定了“設計塑產品,品牌立企業”的發展戰略,可是一次大量退貨的經歷讓趙春陽意識到,只有設計是遠遠不夠的。瑪戈隆特曾參與上海波特曼酒店的餐具競標,依舊以設計勝出并與酒店簽訂了采購合同。當瑪戈隆特將產品交付給波特曼酒店時,酒店的專業用品管事部工作人員將所有的餐具逐一檢查,只要有一點點不平整便直接視為不合格產品,經過嚴格的檢查,當時第一批產品的退貨率超過了50%,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一次打擊。
趙春陽對酒店挑選產品的標準很是費解,而波特曼酒店的負責人對趙春陽說,我們是以服務品質著稱的酒店,我們雖為服務者,但我們以紳士淑女的態度為紳士和淑女們忠誠服務,我們關注酒店所使用的產品品質勝于產品設計。至此,APEC 讓瑪戈隆特知道設計能獲得榮譽與訂單,波特曼酒店讓瑪戈隆特知道如果缺乏品質的支持,設計再好的產品也毫無價值可言。為了更好的提升設計與品質,趙春陽決定將工廠移到上海,打造具備行業至高標準的設計與生產工廠。工廠作為品牌最大的文化承載體,它代表了一種品質。
造陶瓷工廠是件簡單的事,但瑪戈隆特卻將工廠建成了“骨瓷博物館”和“骨瓷文化產業園”。既能制造骨瓷餐具,又向社會開放,激發消費者喜歡骨瓷產品、了解骨瓷制造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個對參觀者進行“瑪戈隆特骨瓷品牌文化教育”的極好平臺。對于瑪戈隆特建造博物館的行為,有專家這樣評價道:“瑪戈隆特不再是一個制造企業,他們將生產、文化全部納入到產業過程之中,從而實現價值的提升,這是一種高級的營銷理念,即生產的過程,就是營銷的過程。”
瑪戈隆特塑造品牌采取了“至高品牌營銷模式”,意欲在所有的頂級活動中都讓瑪戈隆特骨瓷品牌產品出現回看歐洲許多知名品牌的誕生,它們都有著一段為自己國家皇宮貴族打造產品的品牌故事,這些故事都成為了這些品牌輝煌后的經典傳奇。而當下成為世界頂級活動的餐具供應商等同于為“皇室”打造餐具用品,瑪戈隆特走了一條成為世界品牌的“捷徑”。
2004 年,瑪戈隆特在國家珍寶館發布了大師系列珍藏版瓷器;2006年瑪戈隆特為上海合作組織首腦峰會量身定制國宴餐具;2008 年瑪戈隆特成為北京奧林匹克奧組委官方下榻酒店專用瓷器供應商;2010 年上海世博會,瑪戈隆特更是作為世博國禮,在各國家館慶日活動中被中國政府饋贈給與會的246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典藏,意義深遠;2010 年10 月,瑪戈隆特成為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唯一官方宴會餐具特供商,全球限量發布100 套簽名“大師盛宴”主題餐具。
向世界輸出中國品牌
瑪戈隆特與傳統的外貿企業相比有它獨特的模式——首先在國內打造骨瓷行業的標桿品牌企業,在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后才開始做外貿出口。外貿出口,也可以看作是向世界輸出中國品牌。瑪戈隆特第一次走出去是在2003 年到香港參加展覽,試水國際陶瓷品牌市場,去學習和了解國際陶瓷市場的游戲規則。而真正進入國際市場則是在2005 年。當時的瑪戈隆特已經獲得諸多殊榮,并改變了中國陶瓷產品無法進入五星級酒店的歷史。當瑪戈隆特要走向世界的時候,趙春陽確立的“以設計贏得認同,以品牌贏得尊重”的走出去戰略終于獲得了成功。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趙春陽對推向國際市場的產品進行了整合,強調首次推向國際市場的產品必須要有設計特色,要能傳遞公司的文化理念;在展位設計上,瑪戈隆特一改中國傳統企業的布展方式,轉而強調整體形象與品牌定位的國際化。雖然瑪戈隆特作為一個“新品牌”進入國際展位,但其傳遞的理念則是一個悠久的中國骨瓷品牌進入世界舞太。
瑪戈隆特第一次在國際舞臺的成功亮相,贏得市場認可的同時贏得了人心。當時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副總裁Nicolette Naumann 女士來到瑪戈隆特展位后,被瑪戈隆特所塑造的文化所深深吸引,同時對瑪戈隆特的產品設計與產品品質做出了很高的評價:“我終于找到了一個中國瓷器品牌,它的未來是無限的。”除Nicolette Naumann 女士高度的評價外,讓瑪戈隆特感到意外的是Nicolette Naumann女士還邀請瑪戈隆特入駐法蘭克福展中的世界品牌精品館,這開創了中國骨瓷品牌站在國際舞臺上的先河。
在一炮打響后,瑪戈隆特品牌正式進入國際市場,因為有設計和品牌的優勢,瑪戈隆特以“貴”著稱,然而貴氣和貴價卻導致瑪戈隆特的銷量增速緩慢。瑪戈隆特也意識到,一旦降價,產品的訂單增速會加快,但瑪戈隆特的高端品牌形象就無法繼續保持。在左右權衡之下,瑪戈隆特決定要耐住寂寞。正如愛馬仕品牌有著175 年的沉淀,品牌的樹立不是急出來的,關鍵依然在于定位,因此瑪戈隆特決意以國內市場養國際品牌。而在品牌推廣策略上,瑪戈隆特則主動尋找最合適的客戶,用品牌和設計來贏得客戶的認同。
2008 年金融危機,2010 年、2011 年歐債危機,國內諸多陶瓷生產商削減了在全球推廣的力度。由于世界經濟環境不好、推廣成本增加、推廣效果減弱等因素,直接導致瑪戈隆特的國際品牌推廣事倍功半,因此趙春陽不得不思考國際市場的前景問題。但趙春陽在深思后決定繼續“奮戰”國際展會,因為高端品牌無論世界環境好與壞,其地位和形象都不應改變,瑪戈隆特要繼續“耐得住寂寞”,選擇了“在冬天里應生火取暖”的思路。雖然這種行為也在當時被嘲笑為“打腫臉充胖子”,但營銷學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即“黑夜里的火星”,在黑夜里點燃一堆“篝火”,它會照亮很遠的方向。事實證明,瑪戈隆特的決策是正確的,正是借助金融危機,瑪戈隆特品牌真正走向了世界。
與此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歐洲大牌的設計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裁掉薪資較高的設計師。而瑪戈隆特卻在悄無聲息中成立了“瑪戈隆特巴黎設計工作室”,吸收了一批大牌設計師,構建設計師系列產品以此來提升品牌的產品設計內涵、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骨瓷文化在法國、德國以及英國深入人心,在全球具有引領效應,中國品牌要被歐洲所接受必須要理解歐洲人對骨瓷文化的理解,本地知名設計師在這點上有發言權,因此出于更好地服務全球市場的考慮,瑪戈隆特打造了巴黎設計工作室。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深受歐洲貴族文化的影響,因此為歐洲設計的骨瓷產品同樣也能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推廣。
通過兩年時間的準備,瑪戈隆特品牌再次重新啟航,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2011 年, 瑪戈隆特正式在全球發力, 確立了三大支柱品牌: 面向國際連鎖酒店的HERITAGE、面向國際市場的MASTERS DYNASTY 和面向中國消費市場的MIRACLE DYNASTY。這三大品牌承載著瑪戈隆特中國高端骨瓷品牌的夢想。
設計是瑪戈隆特的靈魂
從APEC 到波特曼酒店、從奧運會到世博會,瑪戈隆特能成為世界頂級活動和酒店青睞的品牌完全依托于瑪戈隆特對設計的執著。拆解瑪戈隆特的設計思路后,我們可以從設計師與消費者兩個角度來分析。在骨瓷博物館,瑪戈隆特的設計師們聽到最多的意見就是消費者嫌餐具過多難以擺放,而平時生活中人們往往沒有必要使用如此之多的餐具。設計師們走進消費者家庭實地調研,證實了這個意見的可信度:雖說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提高,但廚房依舊比較小,缺乏充足的空間以擺放暫時閑置的多頭餐具。新的任務擺在了設計師面前,是打破傳統餐具的頭數,還是縮小餐具的大小?一場在骨瓷體驗館展開的征集意見活動啟動了,在綜合多方意見并經多次設計和試驗、修改后,設計師們拿出了一套具有“嵌套”功能的骨瓷餐具,這種設計不減少餐具應有的頭數,而是通過尺寸上的小小改動,讓大碗套盆子,盆子套中碗,中碗套小碗。
這套骨瓷餐具被設計出來后,比原來骨瓷餐具所需要占用的空間足足縮小了近40%。對于骨瓷產品的功能,消費者能提出要求,但對于骨瓷產品的藝術性,消費者卻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花紋、怎樣的造型,只有當作品呈現在面前時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這就需要依靠設計師的功力。為了不斷提升設計團隊的能級,并設計出具有文化和生活底蘊的產品,瑪戈隆特與一些享譽國際的設計界前輩合作,如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勝井三雄(國際平面設計師協會(AGI)會員、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會長、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名譽教授、AGDA 總監)等,試圖將世界各國的文化與理念通過骨瓷藝術融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同時將藝術之美通過骨瓷產品最華麗地呈現出來。如今,瑪戈隆特已建立以趙春陽為核心的國內設計團隊,同時瑪戈隆特在2010 年組建了瑪戈隆特巴黎設計工作室,長年簽約了國外的優秀專業設計師6 名,2 名德國設計師負責瓷器造型設計,2 名法國設計師負責裝飾設計,1 名意大利設計師負責概念創意,1 名印度設計師負責摩登現代的主題設計,這些設計師在負責設計之外還參與品牌推廣會的市場宣傳,每年都聚集在一起進行產品下一年度的設計定位。
打造骨瓷行業供應鏈管理
在上海打造骨瓷品牌的難度是上海缺少陶瓷的歷史,當人們提到陶瓷,必然聯想到景德鎮、唐山等中國陶瓷產地,但景德鎮、唐山并非是陶瓷品牌,而是陶瓷地域聚集性產區城鎮概念。在沒有地域和品牌優勢的背景下,瑪戈隆特則反其道而行,借助上海國際大都市的供應鏈優勢平臺效應,在上海創造瑪戈隆特骨瓷品牌,成立瑪戈隆特上海設計營銷總部、瑪戈隆特骨瓷文化產業園,通過集聚上海的人才高地優勢打造品牌企業,大力進行品牌與渠道建設,形成內外銷并行的品牌市場推廣模式,在國際市場營銷中堅持自主設計和自主品牌出口。利用中國制造的資源優勢,進行行業產業的供應鏈管理整合,狠抓設計與品牌渠道管理,生產產區外包,協助OEM 生產工廠品質管理,減少自身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而帶來的風險,加大產品研發與品牌推廣投入資金,形成市場品牌行業競爭優勢,使得品牌無形資產大于公司有形的固定資產。通過對品牌進行價值管理,做到了發展產業鏈的微笑曲線兩端,正如法國的奢侈品牌借助巴黎的國際市場地位優勢銷往全世界一樣。
世博會讓瑪戈隆特走向全球
2010 年4 月,瑪戈隆特骨瓷從全國1000 多家公司中脫穎而出,用深厚的設計內涵和創新的設計理念一舉奪得2010 年上海世博會國禮唯一設計和制造企業的機會,瑪戈隆特為上海世博會特
制的國禮花瓶——“青花宴?印象世博”在世博會期間被饋贈給了與會的246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貴賓。瑪戈隆特也由此成為一個走向全球的中國國禮創新品牌,并在2010 年12 月榮獲世博事
務協調局授予的“世博特許產品最高榮譽金獎”。
“青花宴?印象世博”是世博上海的驚鴻一瞥,既反映出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景,也體現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它試圖將中國的精彩與上海的美麗傳遞給全世界——Bring
China Home ——“把精美的瓷器帶回家,把精彩的中國帶回家!”除了讓“瓷”回到中國,世博會也幫助瑪戈隆特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皇室宴會餐具的設計與制造商。由于是世博會國禮的設計者,瑪戈隆特獲得了德國法蘭克福展會創始人小鷹獎,該獎是展會中最高榮譽獎。
對話趙春陽
中西合璧的瑪戈隆特骨瓷品牌創始人、瑪戈隆特骨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春陽先生說自己是一名瓷藝人,他業余有很多愛好,最大的愛好是逛老上海的街巷,一條條的街巷走過去,領略本土的人情和文化,這是一種最大的享受。
城市人文的景觀給了他很多的啟發,把這些啟發再運用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中去,對消費者是一種很好的回饋。瑪戈隆特在擴大市場的同時,注重于推廣骨瓷的文化。
走入瑪戈隆特公司,就像進入了一個文化博物館。在古舊的老建筑上設立辦公區域,設計感極強的空間、斑駁的墻面、極簡的桌椅等等,有情調的空間配著藝術化的產品,讓人為之驚艷!記者與他的對話也是圍繞推廣骨瓷的文化展開的。
記者:瑪戈隆特與國際設計師的合作、打造骨瓷博物館、骨瓷體驗中心等,這些能幫助你們塑造品牌嗎?
趙春陽:從短期來看這與塑造品牌之間沒有太多的直接關系,但從長期來看,我們這是在練瑪戈隆特品牌的內功,要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根就要扎得深。從骨瓷的文化內涵中進行挖掘,將今天人們對文化的認知融入到骨瓷產品中,讓新設計的骨瓷產品更具有親和力;我們通過打造骨瓷生活體驗館讓更多人“活用”骨瓷器具,讓使用骨瓷成為一種習慣,將來年輕人結婚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套瑪戈隆特的骨瓷餐具作為新家制品,我們在做消費者心中的品牌。
記者:瑪戈隆特的品牌做到今天的高度來自你多年的品牌經營方針,那么在經營品牌過程中,你覺得什么地方是瑪戈隆特當下要加強的?
趙春陽:首先是中國市場的產品品牌升級轉型,其次就是要快速提升企業品牌,很多時候,中國企業并不注重企業自身品牌的建設,往往將精力完全投在產品品牌上。通過這幾年我們對品牌的解來看,一個完整的品牌包含著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兩種屬性,有時候企業品牌甚至勝于產品品牌。比如說當你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員工可能是沖著企業品牌而來,若企業品牌不夠強大,自然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企業也就無從快速提升。提升企業品牌是突破當下外貿企業人才瓶頸的一種捷徑。
記者:你覺得在國際上樹立中國品牌難度在哪兒?
趙春陽:陶瓷這個行業,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就像中國的景德鎮就是中國陶瓷的發源地,陶瓷文化的傳承地,只是現在這種歷史文化傳統已經淡漠了。但在國外歐洲骨瓷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化積淀,同時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都有自己的骨瓷品牌,并已確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當瑪戈隆特在展館中與歐洲品牌并肩之時,你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他們占據了諸多優勢。在向全球推廣瑪戈隆特時,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中國骨瓷市場的渠道商,全球骨瓷品牌的運營商,渠道商的身份能讓我們與國際品牌進行渠道互換,相互滲透到對方的市場中;品牌運營商的身份讓瑪戈隆特成為世界陶瓷文化的共同締造者,也正因為這個身份,在歐洲出現金融危機之時,有3 家歐洲較為知名的骨瓷品牌尋找瑪戈隆特來洽談收購他們品牌的事宜,雖然也有其他公司愿意收購他們,但他們認為瑪戈隆特對骨瓷品牌的運作和對骨瓷文化的理解符合他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