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連續三年的股市低迷已經讓國內投資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撤離股市,但是國際基金經理們目前仍然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進軍中國股市。
彭博報道,上證指數自2010年11月以來已經下跌32%,跌幅為21個發展中國家之最。股市的持續低迷使得國內投資者正在加速撤離,持有資產的股票賬戶數目已經連續第11周下降。
為了恢復市場信心,中國證監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去年12月以來,證監會新批準了69億美元的QFII額度,到今年4月份,QFII總額度已經達到800億美元,同時證監會還將股票交易手續費下調了20%,并敦促上市公司派息以及改變IPO的定價機制。
但是國內投資者依然缺乏足夠的信心,交銀國際的研究顯示許多中國居民和公司正在把資產轉移向海外。而二季度中國資本賬戶的赤字達到了714億美元,這是自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赤字。
由于QFII額度的增加,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始加速進入中國股市。與國內投資者的悲觀不同,國外投資者認為中國股市目前接近底部,是投資的好機會。
臺灣人壽三月份得到了1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副總裁陳太山表示:“我們很渴望進入中國股市,我們準備將QFII額度的60%投資在股市。”
Templeton新興市場集團執行主席Mark Mobius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堅信中國股市將會表現良好。”
法國巴黎銀行駐韓國資產管理部門的Park Jae Wu則認為:“一些負面消息和利空已經反映在當前股價中了,股市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較小,一旦中國政府宣布實施刺激措施,股市將會應聲而張。”
高盛駐香港經濟學家Cui Li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由于中國政府不斷放松銀根,下半年經濟將可能增速,同時政府的刺激措施將提高境外投資者的信心。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有75%的QFII額度被投資在了股市上,其余的投資在債券和存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