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路子,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堅持人才優先發展,顯著提升人口綜合素質,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努力建設全國人力資源高地。”
協調發展和均衡發展是一致的,積極探索“三化”協調發展路子的關鍵是人。所以,在“三化”協調發展中,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和人口的均衡發展。
實現人的現代化,最核心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著眼于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著眼于人的勞動層次(就業方式)的提高,著眼于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著眼于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著眼于人的幸福指數的提高,著眼于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要實現這些目標,目前最緊迫的任務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以領導方式轉變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加強和改進人口服務管理。通過調控人口規模、提升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優化人口分布、引領和支撐城市加快轉型升級,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的新軌道,加快實現人口均衡發展、資源節約集約、環境友好宜人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實現人的現代化,還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實現人的現代化為主攻目標,以建設幸福家庭為主要抓手,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努力實現人口分布均衡化、勞動層次優質化、人居生活品質化,加快推動金水區由人口資源大區向人力資源強區轉變,加快形成人口布局科學合理、人口數量適度增長、人口素質顯著提升、性別結構動態優化、民權民生保障有力的人的全面發展新格局。走出一條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群眾期待、彰顯金水城區特色的人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金水區作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要拉高坐標、提升品位,站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最前沿,率先實現人的現代化,建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全立交、多層面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
一、建設宣傳教育服務體系,實現思想觀念均衡轉變
宣傳教育是指導一切工作的首要工作。為此,金水區首先要以區、街道、村(社區)等各級人口學校、成人學校為龍頭,筑牢人口文化傳播主陣地,開設幸福新婚、好丈夫、好媽媽、青春期教育課堂,組建、完善、鞏固一批人口文化家園、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游園、人口文化廣場、人口文化社區等,滿足廣大群眾的求知、求技、求富、求美的心理需求,形成“電視里看得見、書本上學得著、熱線中問得到、網絡內查得到、需要時有幫助”的人口文化宣傳教育網絡和人口文化建設鏈條,讓文化的軟實力變成促進經濟發展的硬實力。另外,還要組織計生家庭廣泛參與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積極營造家庭與社會、家庭與自然的和諧氛圍。
二、建設六優監測服務體系,實現人口素質均衡提升
為全面提升人口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口計生部門要面向全人群、圍繞生命全過程、提供全方位服務,建立優戀、優婚、優孕、優生、優育、優教的“六優”監測示范基地,從而將生殖健康服務做細、做活、做出特色,做精、做專、做出品牌。
首先,要依托轄區內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條件優越、衛生資源豐富的幾十家省、市級大中型醫院,由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牽頭,全面開展19項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加快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在區服務站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完善優生實驗室,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特別是實驗室檢驗和風險評估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強基提質、科技大練兵等活動中。配齊、配優、配強具有專業資質和執業資格的技術人員。通過培訓、進修、調配等方式,使其快速承擔起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任,為服務對象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服務。同時,建立“項目推進有序、資金落實到位、技術裝備完善、工作流程規范、目標人群覆蓋到位”的工作評估機制。其次是區計生服務站與農村、社區片醫制度結合起來,開展“四到家”服務,確?!靶腋P禄椤⒔】祵殞?、和諧家庭、弱勢關懷、親民維權”五大系列服務活動進家入戶。即宣傳教育做到“家”、健康檢查送到“家”、優惠待遇落到“家”、計生藥具發到“家”。另外,積極主動參與由國家計生協、人口計生委發起的“生育關懷、創建幸福家庭、預防寄生蟲、促進健康”行動,利用自身網絡優勢,廣泛進行健康教育和預防。注重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和青少年人口意識教育,在大中專院校建立“靚麗青春行”活動基地,開設“健康心靈”工作室,通過舉辦講座、主題班會、金秋助學、才藝展示等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引導和援助,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婚戀觀。
三、建設利益導向政策落實服務體系,實現專項政策和普惠政策均衡兼容
為使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多政策開放的發展成果,我們要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獎勵政策的同時,在全區原有制定的利益導向政策的基礎上擴展延伸,推進城鄉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全覆蓋,提高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優惠標準,形成對計劃生育家庭應獎盡獎、提標擴面的全方位的利益導向工作格局。
對農村獎勵扶助對象、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對象、主動退回二孩生育證對象、實施絕育措施的施術對象等實施獎勵;對出生缺陷干預服務對象、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參加合作醫療、就診、體檢實施減免;對特扶對象、獨生子女死亡家庭、計生困難家庭實施救助;對18周歲以下的農村獨生子女及其父母辦理保險,增強計生家庭抵御風險能力等。同時,以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為契機,創辦“生育關懷園”,為經濟困難的計生家庭免費提供種養場地,免費技術培訓,供給種苗,現場指導,并通過“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脫貧致富”的模式,幫助貧困家庭發展生產,提高受助家庭的綜合發展能力。鼓勵和支持各街道、村(社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對計生家庭的獎扶力度。
四、建設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實現人口老齡化均衡應對
金水區民政、人口計生、社會保障等部門要依托網格化平臺和遍及全區的愛心聯盟志愿者服務工作站等機構,建立以居家敬老為主、社區托老為輔、政府養老為骨、社會助老為補的綜合養老模式。深入開展老齡人群的關懷工作,采取增加居家養老試點、拓寬服務項目等舉措,讓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享受到社會養老的優越性。探索設立“時間銀行”,通過儲蓄時間的方式進行接力式服務,為空巢老人養老提供一種全新模式,即依托于居民小區,重點服務對象是以老人為單位成立“時間銀行”,將志愿者服務“空巢老人”的時間儲蓄起來,當志愿者本人進入老齡以后也可以享受到同等時間的服務。
五、建設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服務體系,實現社會性別結構均衡優化
近年來,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持續升高,已影響到低生育水平的穩定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大綜合施治力度,確保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要由政府牽頭,聯合衛生、人口計生、食藥監管、民政、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經常查處黑診所、黑B超等兩非行為,重拳打擊為選擇性別而提供條件的人和事。同時,出臺一系列政策關愛關懷獨生子女戶和雙女戶,為女孩健康成才和婦女就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衛生部門還要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實名登記、出生人口性別比統計監測、信息共享和定期通報制度。人口計生部門要會同相關單位對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
六、建設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體系,實現人口有序遷移均衡分布
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內涵就是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動和分布,因此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是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有效舉措。為進一步完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機制,推進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水平穩步提升。首先要開展以宣傳教育服務、免費技術服務、優生優育服務、生殖健康服務、社區樓院服務及探索義務教育均等化服務等“六項服務”活動。其次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流動人口協管員,落實到基層開展流動人口清理清查、信息采集、信息變更等工作。并在街道辦事處建立集“宣傳教育、問事咨詢、辦證驗證、健康檢查、綜合服務”五位一體的綜合性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站,其三是結合流動人口特點,在城鄉結合部、都市村莊建立旅棧式管理模式;在封閉式物業小區實行一站式管理模式;在商(市)場實行法人為主、協會參與模式;在各類經濟組織實行法人負責,群團參與模式;在普通居民小區實行信息通報模式;對流出人口實行街道負責、村(社區)管理為主的模式。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區委書記)
(實習編輯 高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