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人口老齡化引發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越來越受社會關注時,有一批傳統意義上認為的老人,他們卻提出了對“老齡”不同的見解,比如世界華人工商促進會總會會長,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主席李農合主席,在上海第四屆“夢想贏天下”論壇時他就提出,人要能活150歲,那80歲絕對連中年人都算不上,老齡化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這位高舉150歲大旗的李主席還擔心他活到150歲時沒有同等歲數的人和他有共同交流語言,因此做了一番暢想——“在太陽谷建立一個中國老齡健康中心和一所全世界都沒有的最好的中西醫結合的醫院,培訓人長壽的秘密,讓人享受陽光、溫暖和空氣,一邊旅游,一邊度假,一邊醫療,讓他們跟我一起活到150歲。”
大家以為這好像純粹是一種文字游戲,其實不然,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每個人把自己人生拉長到150歲來規劃,那么80歲、90歲還能大有作為。如果按杜甫年代認為70歲已經“人生七十古來稀”,那50歲不到就覺得自己“人過四十天過午”,糾結于人生年華過半,人生大勢已去,以后就很難有所作為了。
我曾經遇到幾位了不起的老人,和他們是忘年交,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比如前段時間我結識了一位76歲的美國老人,他退休前是做油缸、機械泵專業的,就是因為喜歡太陽能而改變了他后半生的人生軌跡。他退休后從美國遷到了墨西哥一個并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半島上,那個半島方圓五十公里沒有人煙,干旱缺水,植物稀少,但這位老人看中了半島的陽光資源,就在那里建起了自己的太陽能車間和實驗室,堅持每天做實驗,在太陽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但開發出一種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建造了一棟太陽能別墅,還完成了一項太陽能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工程不僅保障了他家全年生活所用的淡水,而且用來澆灌植物,在干燥的荒灘上種植了1000多畝的樹林,由他和家人的手,在這片干旱的狹長半島上,奇跡般開辟了太陽能半島“綠洲”。
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業,以他人眼中的苦為樂,就像這位老人,在這個半島上安安靜靜地生活了十幾年,把一生的積蓄投入到太陽能研發,我不僅驚嘆他做出來的太陽能產品的水平,更欽佩他這種精神狀態。在和他對話的三個小時中,我感覺他根本不像超過50歲的人,無論是聲音口氣還是頭腦反應。我問他你為什么不造一艘太陽能游艇去游玩呢?他說本來也是這么想的,但想來想去造出來也沒有時間游玩,就想把有限的資源多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當時我感慨萬千,很多和他類似年紀的人,目標都是人到晚年了,盡量多享點清福多些玩樂,而他為了太陽能這個夢想,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奮斗,或許以后我會跟他一樣,但是幸福程度不如他,不如他單純。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人生到什么時候都應該有追求有夢想,老年人最大的痛苦是老活在過去的歲月里,總覺得現在不如從前,如果像這位半島老人那樣懷有夢想,心無雜念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為自己的夢想活一回,晚年生活豈不是比年輕人活得更精彩? (黃鳴: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