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株洲市中級法院對該省湘潭市原副市長朱少中受賄、濫用職權案作出二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九年零六個月,并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以濫用職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
朱少中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給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如今受到法律的制裁,讓人拍手稱快。但出乎意料的是,此前朱少中還是一個非常“廉潔”的干部。2010年1月,朱少中被“雙規”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感到詫異。因為過去,朱少中在民間的口碑一直不錯。他在公開場合始終保持著清正、干練、上進的正面形象。據媒體報道,幾年前,朱少中的父親去世,朱在靈堂前立了一塊牌子,上書“拒收禮金”。2007年,朱少中曾在一家媒體上發表過一篇題為《反腐倡廉,教育在先》的文章,痛斥某些黨員干部存在“崇拜金錢、權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并大談反腐的經驗。朱少中“曾經是高調反腐的基層干部,一年還查處了88名黨員干部”。所以,在一段時間里,他還獲得了“反腐清官”的贊譽。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反腐清官”,卻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變更土地規劃、承攬工程、招商引資、金融貸款、職務升遷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相關人員的賄賂200余萬元;濫用職權,擅自為建設項目減免報建費,造成國家損失871萬余元!
在黨和政府重拳治腐的今天,偽裝幾乎就成了貪官通用的伎倆。為了降低腐敗的風險,貪官們除了“廉言不離口”地“講廉”外,還不惜血本地“買廉”。一些貪官會非常高調地將受賄來的部分禮品、禮金上交紀檢部門,以換取“清廉”的聲譽,為以后的腐敗做好鋪墊。實際上,類似朱少中這樣的貪官大有人在,原寶雞市公安局局長范太民便也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一次,寶雞市有名個體戶得到范的幫助,為表謝意送來一張3萬元存單。范當著局監察室主任的面,對來人劈頭蓋臉嚴厲批評,而后在存款單上寫道“我雖沒有錢,但我有人格、有黨性……我視不義之財為糞土……”等字樣,將存款單當場退還來人。寶雞市紀委設立了“519”廉政賬號,向社會公布后,賬上的款項都是匿名打入的,唯有范太民真名實姓地打進了2700元的“禮金收入”。范太民的作秀,不知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
貪官多有兩面性,在臺上、在明處、在人前,他們是無私奉獻的勞模,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是扶困濟貧的善人,是反腐倡廉的典型;在臺下、在暗處、在人后,他們則貪財、貪色、貪權,貪戀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憑借權錢交易貪污受賄,成為金錢的奴仆、人民的罪人。從“最不像貪官”的大貪官原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到帶領全家過著“苦行僧”生活卻貪污160多萬元的南川市原五交化公司經理金榮中,人們完全見識了貪官們的丑態。他們打著“為人民謀利益”的旗號,干的卻是謀取私利的勾當,禍害無窮!
貪官的兩面性充分說明當前反腐斗爭的艱巨與復雜。但朱少中這樣的貪官在“清廉”的外表下搞腐敗,從表面上看是其善于偽裝。但朱少中為什么敢于且能夠偽裝長達7年之久?這恐怕和一些地方廉政教育流于形式、對領導干部監督乏力、干部考察把關不嚴不無關系??梢?,當前如何有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監督和提拔,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責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