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工商學院幾年前還身份尷尬,錄取分數線比浙江省三本院校都要低100分,卻年年招生目標完不成,畢業生也無人問津。但如今,該校2000多名學生在網上創業,年銷售總額超過2億元。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月收入堪比白領,近百名90后成了百萬富翁!在教室課堂上,淘寶旺旺的“叮咚”聲此起彼伏,校方不僅向學生們提供倉庫,甚至允許他們用淘寶店鋪的級別代替學分。且看這座中國唯一的“淘寶大學”,是怎樣批量復制年輕富豪的——
劍走偏鋒:另類校長獨創“淘寶學院”
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則貓在一臺臺電腦后面忙碌,座位旁還散落著時下流行的T恤衫、雪紡裙等網店熱賣品。他們正通過淘寶旺旺和顧客談價格、接單子,生意做得熱火朝天,噼哩叭啦的鍵盤聲不絕于耳……2012年5月上旬,當記者走進浙江省義烏工商學院,不由被創業班教室里的景象驚呆了。這所義烏市唯一的高校雖被稱為“淘寶大學”,卻和馬云沒半點關系,這里有另一個牛人——被稱為“淘寶創業教父”的賈少華,是該校副院長。
位于義烏市學院路2號的工商學院占地千畝,風景秀麗,是一所山水園林式大學。盡管依山傍水的校園寬闊而漂亮,但在賈少華剛進入該校工作時,卻發現根本招不滿學生,開學后教室里幾乎看不到學生讀書,畢業生也無人問津。見走出校園的師兄師姐都就業無門,一些頭腦靈光的學生開始在淘寶網上賣義烏小商品。
當時,義烏工商學院剛剛脫離浙江大學,開始獨立辦校,是高考錄取的最后一批學校。“這里的學生,大多是以高考失敗者的身份報考我校的,很多人進來時心不甘情不愿。”賈少華說,為了調動大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他想了很多辦法,制定了一系列新校規,但收效甚微。
絕望之余,他終于接受了一個事實:書本知識不是高職學生的興趣所在。“考清華大學要700多分,我們學校只要300來分,要讀書的孩子不在這里。強迫成績差的學生學高等教育課程,就像叫姚明去跨欄。”
但賈少華也發現,這些學生的行動力很強,開運動會布置場地時,他們一個比一個積極。當過多年中專老師的賈少華,是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老教育工作者,并且一向思維活躍,敢于標新立異。漸漸地,他腦海中冒出了一個顛覆學院式教育的念頭:既然不少學生都熱衷賺錢,何不順著他們的興趣方向培養他們?雖然自己的女兒清華畢業后被保送到美國名校讀博,但賈少華認為,不同的高校應有不同的培養模式。
調整思路后,他成了學生創業的狂熱支持者。2008年,賈少華把一整棟教學樓空了出來,命名為“創業園”。創業園只為學生提供兩根線—— 一根電線、一根網線,桌椅、電腦一概沒有。不是學校小氣,而是他覺得真正的創業能力應該從零開始培養。創業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硬件都要學生自己解決。“沒錢買電腦?可以借啊!這么一點兒問題都解決不了,你就不要創業了!”賈少華就是要讓學生自己投入,有投入才會努力賺錢。
他還建立了“電子商務創業班”,教授學生營銷、談判、合同等實用技能。有趣的是,月收入5000元以上,或是淘寶網店達到4顆鉆的學生老板,還可以免費享用學校提供的儲貨大倉庫;年度創業冠軍,則能從學校獲得10萬元獎金。
與此同時,賈少華還專門制定了《創業學生管理辦法》:上課時可以在下面接單發單;允許逃課,只要期末考試成績合格;淘寶等級可以抵學分,一顆鉆代替兩個學分;學生們擁有兩間教室,一間是倉儲教室,一間是上課教室。并提出“補短不如揚長”、“可以不學專業,不能不開淘寶”。
賈少華的創舉,令國內一些大學覺得不可思議,一時間媒體上議論紛紛。他坦陳:“其實這些改革并不都是我拍腦袋自創的,而是借鑒了國內外的成功經驗,人家都已經做得很成熟了。比如說創業活動給學分,香港理工大學早就有了。發達國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率達到23%~25%,而我國卻不到1%。對于國內的創業教育,我只能說不是我走得太快,而是他們走得太慢。”
想不到,該校“沒有一分錢投入的”創業園,不久后卻有了驚人的產出,并最終成為名震全國的“90后富翁搖籃”!
課堂變商場,批量“復制”90后富翁
今年22歲的石豪杰來自鄭州,早在2007年,他便迷上了既便利又便宜的網購,后來就夢想著自己也能開一家網店。高三上學期,他偶然從網上看到了義烏工商學院的介紹,就利用假期跑到義烏了解情況。與校方溝通之后,賈少華的辦學特色深深吸引了小石,他隨后就放棄“二本”院校,報考了義烏工商學院。
如愿進入這所“淘寶大學”首屆電子商務創業班后,入學第8天,石豪杰就開起了自己的淘寶網店。像所有初當淘寶掌柜的人一樣,小石每天守候在電腦前,哪怕吃飯時都不敢離開,生怕錯過生意,阿里旺旺的“叮咚”聲,甚至經常出現在他的睡夢中。但由于缺乏經驗,剛開始他的生意不慍不火,賺到的錢還不夠生活費。
兩三個月后,他從專業老師那里取到不少“淘寶真經”:首先,網店裝修要下功夫。沒有口碑的時候,網頁要做得漂亮、照片要拍得時尚才能吸引顧客,這和做實體店是一個道理;開店初期,廣告和推廣是少不了的,不能心疼那點兒小錢;和顧客溝通時,不要立刻回復對方的消息。一些賣家,經常把快速回復作為衡量服務品質的標準,這就大錯特錯了。老練的客服人員,即使在很清閑的情況下,也會過十幾秒才回復客戶,給人造成一種你很忙碌的印象。因為對于客人較少的店家,顧客會下意識地以為你的生意很冷清,進而產生警惕心。當然,回復時態度要誠懇和親切,不能讓客人覺得你很拽,不把客人當回事……掌握了這些經驗和技巧后,石豪杰的網店很快就吸引了眾多買家,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至此,頭腦靈活的石豪杰迅速“開竅”,無論是在網店裝修,還是在售賣商品選擇上,他總能勝人一籌。他店里的貨品流動性很大,選擇的都是當季熱賣產品。如10月份后,他就開始賣圣誕用品,生意相當火,不到一月就售出近10萬件。11月份全國許多地方開始下雪,他就進了一大批USB暖腳鞋在網店上賣,銷量頗好,并且一直處于淘寶銷售榜前列。南非足球世界杯期間,他在網上銷售吉祥物“扎庫米”與“嗚嗚祖拉”,每天的營業額都在5位數以上。
網店越開越大,石豪杰感覺忙不過來,就聘請了5名幫工,并把在鄭州工商銀行工作的哥哥石朝陽也請到義烏,與他一起打拼。因學校提供的免費倉庫已經無法滿足業務需求,2010年,他又在義烏江東4區租下了一幢4層高的大樓,2樓是辦公區,其他3層均為倉庫。2011年,身為大三學生的石豪杰已經擁有一家公司,兩輛汽車,11名員工,年銷售額高達1000多萬元!連世界500強企業也是他的采購商,他還在幾年間擁有了5項專利,并且都已轉化為產品。
然而,被同學們奉為“創業英雄”的石豪杰,5個學期累計6門科目都不及格。事實上他并非因為忙于生意而忽視了學業,對學習商業營銷、商務談判等感興趣的課程,石豪杰格外用心。但C語言編程、網絡架構等與創業無用的課程,他都掛科了。按照相關規定,他應被退學。但賈少華卻力排眾議,讓他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提前畢業。理由很簡單:“石豪杰取得的創業成績,是他優秀的最好證明。”賈院長的離經叛道,再一次刺痛了傳統教育的神經。
同樣畢業于“淘寶大學”的何洪偉,2006年開始在義烏工商學院邊讀書邊做網店,3年后畢業時,他已經從淘寶網零售商做到了阿里巴巴網站的批發商。2009年成交量就達到1.3億元,2010年他被網商大會評為“全球十大網商”。
2007年入學的楊甫剛,復讀了兩年才勉強考入這所學校。入學后撿過礦泉水瓶,擺過地攤,打過各種工。最終開網店讓他找到了感覺,2009年畢業時,他開著紅色凱迪拉克離開“淘寶大學”,這時的他已是一個擁有14名員工、300多平方米倉庫的淘寶雙皇冠賣家。他認為自己走對了路,實現了不同的夢想。“就算我拼命考過英語六級,通過計算機二級考試,年年拿一等獎學金,出了校門,我能和本科、名校的學生爭當精英嗎?”鮮為人知的是,這3名學生入校時都是貧困生,連學費都是寫了欠條給賈少華的。
歐陽青青,2010級信息管理班學生。接受采訪時,她得意地展示自己售賣的去除黑眼圈的水袋,僅憑這一熱銷產品,她就賺到了兩萬多元。女孩從去年3月份開始做網店,主要經營女裝和女性季節性商品,雖沒有像以上幾個傳奇師哥那樣成為90后百萬富翁,卻也能通過開網店賺足學費和生活費。前不久過20歲生日時,她用賺到的錢獎勵給自己一部iphone 4s手機。
忙碌而快樂,淘寶富商們的大學生活
“淘寶大學”一拔又一拔90后網商的成功,離不開背靠的這座城市。僅有70萬人口的小城義烏,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60%的人擁有工商營業執照,有各類實體攤位7萬多個,在這個“商品的海洋,購物者的天堂”,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在這兒,對于男性有一種通用稱呼:老板。李鑫淼是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的三年級學生,也是同學們口中的“李老板”。這個稱呼對他來說實至名歸,他是學校創業班的尖子生,擁有一家皇冠級淘寶店鋪和一家淘寶商城店鋪,擁有自己注冊的公司,每天營業額在1到2萬元。李鑫淼每天提著盒飯上樓,走進教室,在堆滿灰色快遞包裝袋的桌子邊坐下,點開淘寶旺旺的窗口:“親,有什么能幫您的?”
在“淘寶大學”里,創業是最正常的一種生態。在創業學院的教室墻上,貼著“激情點燃夢想,創業改變人生”的紅色大字標語,黑板的公告欄上列著班級貨源:羊毛襪保護價17元,憤怒的小鳥手機掛飾4元。這是創業有成的同學們,為后來者提供的一項福利。
每個教室的布置都大同小異。電腦旁、桌子下、教室后的貨架以及倉庫里,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打底褲、雪紡裙等當季熱門商品。學生們賣著大同小異的商品,堅信走在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教室外墻上貼的互聯網創業者們的肖像已經被曬得褪色,搜狐的張朝陽、百度的李彥宏、京東的劉強東、騰訊的馬化騰,一幅馬云的漫畫被供在會議室里,這個清瘦的中年男人自信滿滿地側目望向遠方,漫畫上寫著“煙波里我自笑傲江湖”。
李鑫淼開著黃海越野車,將記者帶到義烏郊區他的公司。只見一群女工正在手工穿線加工手機鏈。天色漸暗,她們打開燈繼續趕工,一派熱火朝天的賺錢氣氛。
晚上七點,李鑫淼們一天中最忙的時候開始了。打包、發貨的時候到了。在這個三室一廳的公寓里,李鑫淼開始清點晚上要運的包裹。他將兩條假透肉的黑色打底褲放進一個包裹,附上一雙一次性手套作為小禮物,封口,扔到一旁。他請了3個員工幫他干活,還請個每天跟著做網店的“學徒”。
三個房間都堆滿了紙箱子,只有廚房空蕩蕩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在角落的桌子上泛著熒光。李鑫淼不停地彎腰,又直起身,埋在大紙盒子中間只露出一個頭頂。房間里,淘寶旺旺的叮叮聲和撕膠帶的嚓嚓聲此起彼伏。房門大開著,樓下一輛小皮卡已經發動引擎。他要把自己的包裹裝上皮卡車,接著還要去學校以及周邊村,幫一些沒有車的同學收包裹,統一送去快遞公司。
義烏工商學院里,一樓的快遞公司中人頭攢動,燈火通明。圓通、中通、申通、郵政等公司都在校內設立了快遞收發點,有專人長期在此服務。工人們忙著稱重、裝車。一個女生用電動車托來大包小包的貨品,快遞公司的員工迎面問候她:“你今天接了多少單?”“82個。”
和淘寶相伴的大學三年,最親密的除了電腦,還是電腦。只有在后半夜,淘寶旺旺終于偃旗息鼓,李鑫淼才有空伸個懶腰,去做一些別的事情。“我們的樂趣都在后半夜。”天氣晴朗的晚上,他和同學們會去市區找一家酒吧,喝喝酒,聊聊不講理的賣家,聊聊生意的未來,以及女孩子們。
陶璐是“淘寶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念國際貿易。她與李鑫淼相戀也是因為淘寶。在學校里,有一支規模不小的半專業模特隊,在校方推動下井噴的開店熱情,給她們帶來了海量的工作機會。
生意做大了的學生店主,都不吝嗇多花點錢請漂亮的模特拍一組有大牌風范的廣告片。照片好看,價格也能掛高點。“活還挺多的,現在我們的身價也基本都在每小時1000元以上了,少于1000元的基本不接。”陶璐說。她當過腿模,戴過假發,穿過羽絨服,拎過各種精致的包包……。
在義烏工商學院,絕大部分學生賣家每天直到22點20分才離開工作室。更敬業者經常熬至次日凌晨兩三點后才滿足地睡去。賈少華一次去宿舍看望學生,一個剛想點煙的老師被學生禮貌地勸止了,“對不起老師,宿舍里到處都是貨,抽煙容易引發火災。”在他看來,創業學生的變化不僅僅是戒煙、講禮貌,還包括戒電游、戒懶惰,沒想到,一批尚沾滿孩子氣的年輕人竟變得如此有毅力、有誠信、有責任感、有合作精神。
目前,義烏工商學院有2000多名學生在網上創業。60%以上生活費自理,三分之一的學生月收入堪比白領,僅90后百萬富翁就有80多人;學生老板們一年的銷售總額超過2億元,純盈利約3000萬!
但賈少華并不以自己推動的創業教育為傲。“可以把學生比作學校推出的產品,老師是生產者,產品如果不受市場歡迎,就意味著我們的失敗。如果他們大學畢業后即失業,我會感到臉上發燒的。”
在這個網絡改變生活的歲月,順流而上的“淘寶大學”也為我們上了一堂最生動的現代教育課!
(責編:上官華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