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從哪天起,幫家里抵擋鼠患或外敵的貓貓狗狗,忽然淡化了“保家衛國”的功能,成了人類的伙伴。與其說它們是寵物,不如說是朋友甚至孩子。人們對它們的依戀,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想象。在本刊8月官方微博舉辦的“攝影世界微園地之家有愛寵”活動中,粉絲們發來的照片不僅體現了他們對這些動物的愛、寵,也體現了他們與動物之間的彼此依戀和互動。
狗是“家有愛寵”里當仁不讓的主角。無論是若有所思的沙皮狗,還是一臉無辜的大卷毛;無論是顯得比杯口還小的泰迪,還是似乎是剛剛出生的那窩加在一起都沒一條毛巾大的狗狗,它們可愛、無辜的表情,都被對它們滿懷愛意的主人捕捉下來。尤其是牽著雪白拉布拉多犬的女孩,狗依偎著她,那種安心一定是因為習慣了主人總是在身邊。
雖然總有人說貓咪不如狗那么“忠誠”,但在愛貓的人眼里,它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仿佛是上帝所賜的恩典。挺立樓梯扶手的站姿,仰面地毯的傲驕,凝神聆聽的鎮定,張口哈欠的自如……圖片里貓的種種神態,讓人不由覺得它們來自一個通靈的世界,對它們怎么小心呵護、怎么關懷愛寵,都不過分。
家里有貓又有狗的,那就是愛心滿溢了。你瞧那狗護著貓,又同在一個“槽”里安靜吃食,那一定是因為主人對它們同樣喜歡、同樣寵愛,它們不爭不搶,不怒不怨。也許在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里,它們忘了自身是不同的物種,可以安詳地睡在一起。還有那只小兔子和小狗,如此親昵,不仔細看,都辨不出是兩種寵物。
不管是火紅的鸚鵡、淡灰的倉鼠還是雪白的鴿子,不管是賴在地上不起的小狗,還是穿了粉色或綠色小衣的貓咪,不管是想爬上桌子的,還是躲退在箱子里的,它們都那么萌、那么美,它們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可愛的形象,還有一種心靈的寄托。
活動中有一幅作品,拍的是一條白色小狗的背影,它靜靜地呆在運動場邊,看著面前那個和它既有關又無關的人類世界。畫面里似乎沒有看出“愛”或“寵”,不過,也許通過愛寵來反觀自身,是人類喜歡這些萌物們的另一理由吧。不然,為什么100多年前,就會有夏目漱石《我是貓》這樣的小說問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