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攝影的流行離不開其攝影素質的全面提升,它再一次大幅降低了攝影的門檻,也令攝影者的拍攝效率進一步提高。拍攝快、處理快、發布快,隨著智能手機搭載的影像傳感器分辨率數值的攀升,伴著我們生活節奏的日益提速,手機不僅被普通攝影愛好者當作隨手拍照的器材,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專業攝影人的喜愛,成為普及化的攝影工具。
快速捕獲與快速傳播
當我們說起快速捕獲影像能力,總是會想到更高的快門速度。高速馬達是為了更快的攝影,自動曝光是為了更快的攝影,自動對焦是為了更快的攝影,高感降噪也是為了更快的攝影……不過,這其實也和拍攝的心情與興致相關。當我們想要攝影時,如果花很長時間手動調整曝光、對焦、感光度,興致可能早已不在,好心情可能變成了壞脾氣。攝影不僅是光影的游戲,也是時間的游戲,有人耐心等待“決定性瞬間”的到來,也有更多人選擇記錄眼下的情境,僅是出于一時或對一事的感觸,帶有某種隨意性。而只有更快速地捕獲影像,才能適應這種拍攝的隨意性。就這點而言,手機攝影有它先天的優勢,那就是拍攝的及時與即刻特性。相比于任何專業設備,智能拍照手機使攝影者能更輕松快捷地把握那些路上偶遇的良辰美景和精彩瞬間,免去了過多的猶豫和調整,想拍就拍。
同時,手機網絡速度的提高讓手機攝影者能在第一時間體會到傳播的樂趣。對于照片而言,尤其是紀實記錄類的照片,傳播是實現和擴展其價值的方式。作為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換的介質,照片也只有被傳播才能實現其社會意義。追求更快的傳播速度也是攝影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感光膠片的誕生、數碼相機的出現都與此有關。如今,手機攝影讓快速傳播邁向了更高的臺階。通過3G或者wifi網絡,拍攝者可以直接將手機照片傳至微博、社交網站、云存儲中,或在電子郵件中發出。拍攝者也可以選擇手機攝影后期軟件,在幾秒鐘內完成對照片的修飾拼合等,之后再上傳。所有的工作僅在彈指間完成。快速傳播增加了用手機玩攝影的樂趣,甚至超過了拍攝本身帶來的樂趣。
快速分享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時代,影像因其簡單直觀而漸漸成為這個時代占據主導地位的文化樣式,影像消費群體也愈加廣泛,其中通過手機消費影像的人數正在加速膨脹。相對于手機照片的拍攝和傳播,轉載和分享在這個時代的社會意義顯得更大。
手機與相機不同,它的最大特色在于集影像采集、制作、傳播和接收工具于一身,對于所有手機用戶來說,接受圖片的數量總是遠遠大于拍攝和發布照片的數量。我們能輕松地通過微博、微信或其他應用程序參與、分享和見證他人的視覺際遇,并作出回應。有人為手機攝影帶來的民主、自由、豐富的影像語境而歡呼,也有人為手機攝影給影像傳播秩序帶來的挑戰和沖擊而擔憂。這正是快速分享手段的發展和普及帶來的結果,這才是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環境變化的核心,是手機攝影最重要的特質,也是討論手機攝影無法繞開和回避的話題。
手機改變攝影思維?
手機攝影將帶給攝影和攝影人怎樣的變化,是本期專題主要關注的話題。這種變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拍攝方式的改變,拍攝理念的改變,拍攝技法的改變,后期處理觀念和方法的改變,最關鍵的是對于攝影人觀看和思考方式的改變。比如,各種手機攝影修飾軟件讓攝影者對照片效果的追求大于對照片真實性的追求;又比如,手機攝影的拍攝距離一般較近,就要求拍攝者更努力地接近拍攝對象。這種變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其離不開手機快速捕獲、快速傳播和快速分享照片的基本特質。
說“手機改變攝影思維”似乎太夸張,然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和攝影潮流,手機攝影的影響確實已經超過追求影像質量本身,或者說更接近一種生活方式。本期專題從多個角度對此進行討論,不求全面,但求能反映當下手機攝影的境況和發展環境,給讀者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