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手機拍攝奧運,這聽起來不算新鮮。如今但凡是使用智能手機的人,隨時隨地拍攝和發布照片已經司空見慣。但職業攝影師用手機拍奧運,這聽起來就有點劍走偏鋒了。人們的質疑無非就是一點——用手機可以拍好奧運嗎?
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來自英國《衛報》的攝影記者張丹(Dan Chung),就挑戰了這一另辟蹊徑的全新任務,僅憑兩部iPhone 4S,完成了整場奧運會的追蹤拍攝。張丹所拍攝的照片即時發布在《衛報》官網的《張丹的奧運手機日志》專欄里,這一連載得到了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在圈內圈外都引發了不小的反響。我們專門采訪了張丹,詳細地聽他講述了此次拍攝的經驗與心得。
挑戰:用手機拍盛會
無論是同行還是外行,大家聽到張丹用手機拍攝奧運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怎么想出來的?”的確,這次實驗性的拍攝計劃是張丹自己的創意。隨著智能手機攝影功能的不斷改良和后期處理軟件的升級,用智能手機進行新聞攝影也逐漸進入了公眾視野,這也是過去幾年新聞攝影界一直在討論的議題。
張丹認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是個可以試驗手機新聞攝影效果的絕好機會,他打算通過全程拍攝,探討現有的手機技術是否可以實現對奧運這類大型盛會的攝影報道。于是他把這個點子匯報給了《衛報》的編輯們,得到了認可和支持。
張丹在興奮地接下這個任務的同時,也有些許緊張。因為畢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結果也有可能不盡如人意。他并沒有預想這次的拍攝可以取得多大程度的成功,但有挑戰和創新,這對張丹來說似乎才是更有吸引力的。
出征前:軟硬兼備
這次隨張丹出征的“戰機”就是iPhone 4S。作為一款擁有著800萬像素攝像頭、F2.4大光圈和CMOS傳感器、最大可支持3264×2448像素照片拍攝的智能手機,其攝影功能在同類產品中可算是遙遙領先,拍攝一般的花絮類畫面不成問題。但涉及到體育賽事的拍攝,僅憑iPhone 4S單打獨斗恐怕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有外置裝備來武裝了。
今年4月,張丹為iPhone 4S配備了施耐德光學儀器出品的廣角和魚眼鏡頭,此后一直在練習使用這些外接鏡頭,為奧運拍攝作準備。除此之外,張丹還別具匠心地為iPhone 4S配備了一個雙筒望遠鏡,以便實現遠距離拍攝。以往攝影師們在進行高空俯拍的時候,經常會為小型的相機配備雙筒望遠鏡,張丹認為也可以將這種技術運用在iphone拍攝奧運上,最終他選擇了Meopta品牌專門為此次拍攝設計的雙筒望遠鏡。
除了配備齊全的硬件,軟件也是拍攝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張丹在此次拍攝中,除了多數時間使用標準拍攝模式外,主要使用了一款名為“Quickpix”的app應用。它的特點是可以幫助iPhone實現連拍,速度達到每秒2—3張,彌補了iPhone4S本身不能連拍的缺憾。大多數時候這款app相當好用,但也難免會發生程序崩潰的問題,所以張丹一般只在萬不得已真正需要搶拍連拍的時候才會使用。此外,他還使用了一款名為“645Pro”的app,應用它拍出的畫面畫質較高,但會有一些慢,難以捕捉速度較快的畫面,所以拍攝靜物比較合適。
至于后期編輯軟件,張丹使用一款名為“Snapseed”的app,這款軟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對圖像進行必要的基本調整。但由于他本人并不喜歡過多地對圖片進行處理和渲染,張丹并沒有使用諸如“Instagram”和“Hipstamatic”此類比較受歡迎的app。
手機攝影帶來的新體驗
張丹在奧運期間用iPhone4S拍攝的所有照片都上傳到了《衛報》官網自己的博客專欄《張丹的手機奧運日志》上,共計220余張。如果從頭到尾瀏覽一遍,可以看出張丹拍攝的題材也是五花八門的,涵蓋了開幕式、賽事現場、場館、風土人情、趣聞軼事等各個方面。很多網站也轉發了這些作品。出乎張丹的意料,這些照片引起了非常好的回應和反響,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認同。大部分人相當驚訝使用iPhone 4S拍攝奧運這種盛大活動的效果竟然如此之好。媒體同仁也對這個拍攝計劃的創意贊嘆有加,一些人甚至以為張丹使用的是數碼單反相機。
不過iPhone 4S本身在拍攝方面的一些局限性是無法回避的。比如它全部是自動拍攝模式,無法調節光圈快門,即便有連拍app的支持,也無法匹敵專業相機。這對于拍攝奧運等賽事來說,都是很明顯的弱點。張丹告訴筆者,在一些光線較弱的場館環境或者運動速度太快的比賽項目中,尤其是對于類似網球和手球這樣的運動項目,iPhone 4S的確無法與專業相機競爭。對此他是這樣考慮的:“你必須學會適應自動拍攝模式,比如當我拍攝中國體操運動員何可欣時,場館的光線很暗,這個時候就必須放棄抓拍清晰瞬間的念頭,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自動模式拍攝出具有藝術感的動態模糊的圖片。這其實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使用iPhone 4S不像使用專業相機那樣,需要你不停地按下快門,這反而讓人有種使用老式膠片相機的感覺——你需要做的,是恰逢其時地按下按鈕,你要告訴自己只有一次機會。在拍博爾特贏得一百米田徑冠軍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去做的。”
被問起最滿意的作品,張丹從他上傳的二百多張作品中選擇了“經過奧林匹克圣火的奔跑者”。雖然這是一張任何相機都能拍出的照片,但因為iPhone4S使用起來輕便快捷,給了張丹更多移動的自由,讓他可以挑選出最為合適的拍攝角度,所以他覺得這張片子最能代表使用iPhone4S拍攝所帶來的滿足感。
這次的拍攝經驗讓張丹換了一個角度對攝影進行思考。以往在使用專業相機的時候,張丹會提前選好位置進行拍攝——這有點像是在賭博,因為選取幾個定點,有的時候能出好片子,有時卻不能。而在這次的整個拍攝過程中,《衛報》另外也派了四名攝影記者拍攝奧運會,所以并沒有硬性要求張丹必須拍出怎樣的照片。所以張丹全程都在致力于尋找不同于別人的角度。他認為既然接受這個拍攝計劃,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是最重要的,不必和其他攝影師一樣。也因此張丹在整個團隊中可以處于一個比較靈活的狀態,可以自由激發自己的創意和靈感。
張丹告訴筆者:“其實非常滿意這次的拍攝結果,有些照片甚至登上了某些網站的頭版——而且一些網站并不知道這些是iPhone 4S拍攝的照片。它們被選中已經就證明了它們的確是好照片——無論是用什么器材拍攝的。我認為iPhone 4S作為一個媒介工具,有很多用途。你可以用它拍照、發微博和博客、做后期編輯,這些都很有趣。尼康、索尼和三星現在已經推出了帶有app應用的數碼相機。我認為在未來,更多的攝影人會探索和使用這些功能。”
手機新聞攝影的前景
筆者問他,今后在類似奧運這樣的盛大活動中,《衛報》是否還會派出專門的手機攝影記者,張丹也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手機新聞攝影已經變成未來新聞攝影重要的趨勢之一。近期在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大會上,美聯社也發布了很多用iPhone 4S拍攝的照片。張丹也期待在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拍攝工作。
張丹相信,手機攝影將會變成未來專業攝影的一種趨勢。他認為下一代的iPhone產品,一定會在iPhone 4S的基礎上更加優化,比如更適應光線較暗的環境,或者推出更多更好的圖片編輯和發布的軟件。
那么在這么一個人人都有智能手機,人人都是業余愛好者的時代,專業攝影師和普通人使用手機拍照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張丹的這次的手機拍攝計劃,是不是更進一步模糊了專業攝影師和普通拍客之間的界限呢?張丹說可能的確會有這樣的影響,但并不絕對。“因為好的攝影師不會因為他們使用的器材而局限自己的才華。專業的攝影師有著很棒的影像的感覺,他們知道什么是好的照片,也知道如何可以拍攝出優秀的作品。這真的和器材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