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中國互聯網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前景很美好,目標很清晰,道路很曲折。只要堅定信心,積極創新,開拓奮進,中國互聯網這條“金魚”就一定能躍過“龍門”。
2012年,中國互聯網產業正在蓄勢待發,龍年一躍“跳龍門”。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四個百分點,達到38.3%。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所產業經濟部主任辛勇飛在論壇上表示:“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互聯網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聯網的移動化、融合化、平臺化等趨勢將開辟更深交融、更廣交互、更高智能的發展新階段。”
那么2012年,中國互聯網產業將出現怎樣的發展局面?2月21日在成都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上,分論壇之一——2012互聯網產業發展論壇聚集了各界互聯網精英,針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和發言。會場氣氛熱烈,嘉賓觀點新穎,吸引了眾多聽眾。論壇的焦點主要分布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光通信網絡等四個方面。2012年,上述四個領域很可能是中國互聯網產業最大的亮點。
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
2009年,三大電信運營商獲得3G牌照,移動通信網絡升級,移動互聯網發展步入新的階段。而蘋果iPhone等明星終端的進入更是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爆發。終端+手機應用商店的模式成為各大終端廠商的主流模式,智能手機大規模普及,第三方應用大量涌現,移動互聯網快速興起。
互聯網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桌面互聯網發展至4移動互聯網出現了新的特征,從原來獨立的網絡體系演變為共享的網絡平臺,信息傳遞方式由封底走向開放,商業模式由單一走向多元化,用戶群則由網格化走向社會化。他引用喬布斯的話闡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制勝之道:“比爾·蓋茨看的方向是對的,移動會是趨勢。然而,他忽略了體驗大于功能時代的來臨。”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表示,移動互聯網相對于PC互聯網的最大特點是隨時隨地和充分個性化,其優勢在于移動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大大擴展互聯網的空間泛在特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邁入“應用為王”的時代,更多帶有社交特點,能夠滿足用戶生活需求的移動應用將走入市場。
索尼愛立信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劉川里深刻闡述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在手機的前20年,或者前15年的歷史,整個手機產業的趨勢是由下往上。在15年以前,你拿到手機會先注意屏幕有多大、是不是彩屏,這是由硬件驅動的。近10年,整個工業變成了從上到下,改為了軟件驅動,蘋果正是抓住了這一趨勢。預計到2014年,全球70%以上的手機將是智能手機。”
對于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艾瑞咨詢集團聯合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阮京文表示,2012年,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特別是在智能終端、手機瀏覽器、手機操作系統、移動IM、手機應用商店等互聯網入口上。移動互聯網缺乏殺手級應用的局面會出現改變,移動電商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iOS平臺和Android平臺分化會更明顯,前者仍然是以付費應用為主,而后者將以免費應用為主。
云計算“攜手”移動互聯網
過去的一年,云手機成為區別于普通智能手機的新型智能終端。主打云存儲、云應用功能的云手機采用了云+端的服務模式,利用云端的資源擴展了手機的功能,讓移動終端變得更加強大。未來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將更加緊密。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業務拓展經理張為民在論壇上表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云計算。“互聯網業務數據處理量大,且以后向收費為主,要求低成本的IT技術以在競爭中生存,云計算可以以其高處理性能、低成本、高擴展性的優勢被互聯網公司競相采用。”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云計算帶來的產業機遇顯然不容忽視。張為民認為電信運營商應當并且可以利用云計算,促進自身發展。例如運營商當前的網絡運營成本高于網絡維護成本,可運用云計算技術降低運營成本;云計算還將使電信運營商的IDC服務模式更加靈活;并為集團客戶業務、行業信息化產品提供技術支撐;并利用自身在資源、網絡、用戶方面的優勢打造互聯網平臺,增強竟每優勢。
物聯網將逐漸“成熟”
物聯網作為一種泛在網,未來將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泛在網技術與發展論壇副秘書長紀陽認為,物聯網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實體中部署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計算能力和執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軟件,使之成為“智能物體”,通過網絡設施實現信息傳輸、協同和處理,從而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互聯。紀陽表示,物聯網必須以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為基礎。
當前物聯網的發展還面臨現實層面的困難,核心的問題是難以形成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市場。物聯網產業是依托于工程的超大規模整合,產業鏈長,市場碎片化比較嚴重,當前物聯網項目主要是行業應用和政府應用,過分依賴于政府的扶持項目。
紀陽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社會協同創新,他說,社會協同創新體系是物聯網發展的前提,至少是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特定類型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應當是一種結果,是行業升級所必須經歷的復雜試錯過程的一個結果,也是社會自發完善的一個結果。
光纖網絡成互聯網“支點”
未來互聯網必然會向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網絡轉變,從而全面支撐社會經濟活動并與其他產業技術深度結合。光纖是改變目前互聯網環境、建設寬帶網絡的重要途徑。建立在光通信之上的未來智慧城市,寬帶無所不在,應用無所不能。
中國電信目前提出了“光網城市”的建設計劃,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網絡發展部副總經理李永忠認為,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將成為信息需求高度集中的區域。中國電信的“光網城市”計劃將縣級以上城市的寬帶網絡全部光纖化,3級以上城市實現4M以上接入,2級以上城市實現8M以上接入,核心城市實現20到100M以上光纖入戶。同時大力普及寬帶應用,通過從衛星到無線、3G、光纖的綜合寬帶解決方案,打造高速寬帶網絡,覆蓋有人居住的所有區域。
具體實施中,中國電信以建設智慧城市為切入點,目前重點經營市政和公共信息、企業信息化、智慧小區和智慧家庭四個領域。預計未來隨著光網城市的推進,光纖接入普及率和帶寬將大幅提高,帶寬門檻實現跨越式提升,而寬帶的每兆單價也將大幅下降。
2012,中國互聯網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前景很美好,目標很清晰,道路很曲折。只要堅定信心,積極創新,開拓奮進,中國互聯網這條“金魚”就一定能躍過“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