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語言是五彩繽紛的,那它一定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抹;如果語言是圖書,那它一定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本;如果語言是風景,那它一定是其中最迷人的一處。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語言的美、體驗著語言的美、了解著語言的美……
我曾問語言:“你到底是什么?”
它說:“在世人眼中,我是讓彼此互相溝通、了解的橋梁;在名人、專家眼中,我是讓他們發表言論、觀點的文字;在學生眼中,我是枯燥乏味又充滿趣味的語文;在作家眼中,我是他們一切靈感的載體;在聾人眼中,我是他們充滿憧憬的希望;在古人眼中,我是他們記錄歷史的史冊。”
我又問它:“那你的性格是怎樣的啊?”
它說:“有人說我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奉獻;有人說我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思深情長;有人說我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閑適恬靜;有人說我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誓死忠心;有人說我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孜孜不倦;還有人說我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豁達豪邁。”
我又問它:“那你又有什么地方很美啊?”
它昂揚著頭,無比自信地說:“‘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不美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不美嗎?‘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不美嗎?
噢,我恍然大悟!原來語言是這么美,藝術是這么美,世界是這么美,美到值得讓我們細細去品味。
感受語言之美,你會感受到萬物之美;感受語言之美,你會感受到生活之美;感受語言之美,你會感受到世界之美。
推薦理由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擬人修辭手法的應用。文章通過將語言擬人化,對其進行發問,最終了解并發現了語言中蘊藏的美;全篇較多地引用古詩,由此可見作者語文知識的豐富。文章是篇不錯的佳作,值得同學們學習、借鑒。
【指導并置評:魏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