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記憶中,最早的一把吉他是外婆家的那一把。聽外婆說那是媽媽以前彈過的。小時候最喜歡在嬉鬧的歡樂間隙,向那把掛在墻上的吉他瞥上一眼,有時候也會爬上床隨意把吉他上的弦撥來撥去。那是一把深褐色的吉他,沒有什么別致的裝飾,卻在我的記憶中異常清晰。曾經還將鼻子湊上去聞那把吉他,似乎可以聞到媽媽身上那股溫柔的馨香。那把記憶中非常親切的吉他,只有一根弦。外婆說媽媽當時和爸爸鬧別扭,回家后很傷心,就拿起剪刀,將心愛的吉他上的弦一根根剪掉,只剩下最后一根的時候,媽媽不忍心了。所以,就留下了一根弦。現在想起來,心中總有某個干凈的地方被闖入。媽媽那段花季中清純的戀愛讓我透過時間看到了青春時沖動的媽媽和歲月的滄桑。后來漸漸長大,不再對那把吉他感興趣,那把吉他上因此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再后來,外婆收拾屋子時把那把吉他扔了,那把陪伴我度過幼年時光的吉他消失在時光洪流中了。我便再也沒有見過它。
二
有一家餐館很特殊。我說它特殊,不是因為那里有多么名貴的菜,多么華麗的裝修,多么高雅的環境。而是在那家餐廳的最角落可以聽到吉他的聲音。是的,只有那一個位置聽得到。那微弱的吉他聲有時會伴上一兩聲哼唱。很好聽的男中音和流暢的吉他聲一直都是從墻的那邊傳過來的。墻那邊的房間不知哪里可以進去,我曾觀察過那家餐廳的布局,沒有門可以通入其他房間的。但每次去那家餐廳我還是會選擇最角落的那個位置。或許墻那邊的歌唱者不知道在墻的這邊有一位忠實的聽眾,可是我知道,我每次坐到這里都是為了那個人,那個會彈吉他會唱歌的陌生人,即使我們從未謀面。
三
姑父是一位物理教授。他興趣廣泛,在詩詞、外語、音樂方面都極有造詣。姑父最愛彈奏的樂器是吉他。他有一把吉他,陪伴他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姑父愛對他的吉他訴說心事。記憶中姑父彈吉他的樣子很深情,每每把我看得如癡如醉。姑父電學講得極好,可是沒有人知道,他講了一輩子電學卻最終敗給了電學。十年前的一個夜晚,他因觸電暈倒被送往醫院急救。后來兩只手各少了一根指頭。巧的是就在觸電的前一段時間,他那把吉他也斷了一根弦。前些日子我去姑父家里,突然看到了他的那把吉他。突然想起小時候印象中姑父的樣子,那個深情的情歌彈唱人,眼睛有些濕。姑父見我一直盯著那把吉他,便取下來,無奈地笑笑說:“這把吉他陪伴我這么多年了,現在我每只手都少了一根指頭,它也斷了一根弦,但這并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啊!”說著,便彈了起來,用少了一根指頭的手和斷了一根弦的吉他彈了起來。我聽著滄桑的樂調,淚如雨下。依舊是那樣的日光,依舊是那個陽臺,依舊是那把吉他,依舊是那支曲調,不同的是,坐在那里的人,曾幾何時添了幾縷白發,多了幾道皺紋。我不禁嘆道:歲月翻轉,流年易逝啊!
四
突然,我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原來外婆家墻上那把落了灰的吉他,想起了那家餐廳最角落的位置,想起了那墻背面的吉他彈奏者……因為什么,我將他們都忘記了?這些記憶滑到了時光的邊緣,現在想起來竟顯得生疏,它們險些成為我生命中的過往云煙。有些事,如果不去想,原來真的是會忘記的啊,盡管之前是多么熟悉。
午后三點,一個人步行到那家餐廳。不是吃飯時間,那里只有稀疏聊天的人在消磨時光。習慣性地走到最角落的位置,剛想坐下,卻發現已經有人坐在那里了。我笑了笑,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瞥上那堵墻,我渴望找回原來的日子,將我撕去的日歷填滿。我等了很久很久——但什么也沒有。我佇立了好長時間,直到感覺心在哭。
但是,在我轉身離去的一剎那,是的,我聽見了那久違了的吉他聲和好聽的男中音。我確信自己聽到了,因為我終于沒有忘卻自己的記憶,沒有將以前涂上的顏色抹去,我找到了我的心情,找回了我自己。
午后,陽光融融,一把把吉他從記憶深處迅速掃過,我心境極好,微笑著,向陽光里跑去。
(西工大附中高二文四班)
明師點評:
小作者善于擷取生活片段,以“吉他”為紅線,輕靈地連綴在一起,抒寫歲月流轉中的生命悸動。這很容易讓人想起歸有光的小品文,選材小而質樸,但情致綿密深厚。語言平易,但富有表現力,彰顯了青春學子善感的心靈,明凈的思緒,美好的情愫。 (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