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煩心事也在不斷變化。上幼兒園時,我的煩心事是每天中午都要睡午覺。上了五年級以后,我的煩心事變成了上各類補習班,做各種各樣的卷子。
為此,我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學習上來。
寒假里的一個早晨,我本想好好享受一下睡懶覺的滋味,哪知媽媽早在暗地里動了手腳,把我調好的鬧鐘由八點三十分調到了七點三十分。我只好起床,順手打開了房間里“靜養”了一個學期的電視機。哪知媽媽早摸透了我的心思,早把電視的有線插頭給拔掉了,等我打開電視機時,只能看到電視機屏幕上下“雪花”。兩次行動不成功,我只得灰心地來到客廳吃早飯。“對了,這次寒假除了你們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外,我還給你報了興趣班,所以你要盡快完成寒假作業,把睡懶覺、看電視的時間都節省下來做作業吧!”
唉!媽媽的旨意永遠是“圣旨”。我只好扒了幾口飯就來到了書桌前。書桌上早已被我的工具書、試卷堆成了一座歪歪扭扭的“書山”了。我做了一會兒作業,感到很沒趣,就隨手拿起復讀機聽音樂,哪知復讀機里面的音樂磁帶早已被媽媽掉包成了英語磁帶。我感到非常掃興,只好放棄了一切念頭專心學習,上午時間終于艱難地度過了。剛吃完午飯,媽媽便吩咐我:“下午有一個補習班,一點鐘開始,帶好紙和筆,不要遲到,要認真聽,有不懂的地方等補習結束后,馬上問老師,不要把問題藏著……”我拿起書桌上的文具馬上出發了。
等到補習結束已是四點鐘了。我剛一進門,媽媽便發話了:“離吃飯還有一點兒時間,去做作業吧,飯好了我叫你。”我只好滿口答應……吃完了飯,媽媽那永不停止的嘴又給我下了“圣旨”:“晚上繼續做作業,聽到了嗎?”“聽到了!”……一天的時間就這樣度過了。
為了考個好成績,不被別人趕上,我不得不讓學習占據自己所有課余的時間。每個假期都是被媽媽安排好的。唉,為什么學校要組織考試?為什么家長們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呀?
點評
一句“為什么學校要組織考試?為什么家長們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呀”道出了小作者的無奈。習作中,起伏不定的情節描述抓住了讀者的心,“順手打開了……只能看到”“隨手拿起復讀機聽音樂,哪知……”兩個細節將“我”和媽媽的不同立場形象呈現。有一點,習作的標題略顯平淡,大家想一想,給習作換個什么樣的題目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呢?
我來說說
現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層出不窮。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出于孩子的興趣,還是家長自身的意愿,一個個興趣班人員爆滿。有的孩子笑逐顏開,因為在補習班可以認識到很多朋友,拓寬自己的交際領域,也可以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蠻好的;有的孩子愁眉苦臉,一提到去興趣班就垂頭喪氣,只因那不是自己的“興趣”,而是家長的意愿;有的孩子無所謂,反正家里也不缺這點錢,就當是消磨時間了。其實很多家長皆因自己身處激烈競爭中,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不那么辛苦,所以安排孩子多學東西。但孩子有孩子的天性,他不會明白這些大人的意愿,他想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不是每天疲于在補習班奔波的童年。請家長們適當考慮一下孩子的意愿,設身處地替孩子考慮一下。聽到孩子嘴里說出“等我長大當了爸爸媽媽后,一定不會讓我的孩子上那么多補習班,一定讓他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時,你們難道就不會覺得心酸嗎?
寫作導航
要想寫好成長中的煩惱,我們應該明確以下幾點:1.緊抓細節描寫。真實的細節是打動讀者的關鍵之處,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一個動人的眼神,一個輕輕一揮的手勢,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抒寫真情實感。習作離開了真實,內容必定矯揉造作。因此我們在取材時應該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及感悟為依據,例如與父母、老師、同學之間的誤會等。3.注意心理描寫。人無時無刻不在思想,煩惱常常通過心理感受表現在外在行為上。所以將自己遇到的苦惱、煩悶,或者無法理解和避免的事情,通過心理獨白傳達出來,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