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序語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時光的車輪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隨著冬日里溫暖的陽光,在繽紛的焰火和歡快的樂曲中,新的一年向我們走來,讓我們豪情與鐘聲齊飛,為新的生活喝彩!
【民風民俗】
辭舊歲的由來
辭舊歲,即除夕之夜人們通宵不寐,放鞭炮,包餃子等。這一習俗始于南北朝。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么稱作“熬年”呢?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個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人們天不黑就關緊大門,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人們就喝酒,待到年初一早晨年獸回到海里,才敢出門。人們見面時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可是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一個村子里。一村子里的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孩童,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來到此處,看見火光后嚇得掉頭逃竄。此后,人們知道了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后來這事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待年獸出來時,他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除夕夜,家人歡聚一堂,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做“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做“隔年飯”,有“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除夕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辭舊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的依依惜別之情,又有對新的一年寄寓美好希望之意。
【守歲詩】
守 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釋義
唐太宗李世民的這首《守歲》詩,描寫了當時宮廷內除夕守歲的情景:傍晚的陽光斜照在美麗的宮殿上,每年的這個時候,皇宮就被裝扮得華麗無比。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紛飛的雪花也將消失,和煦的春風給人間帶來了陣陣暖意。那臺階上的梅花凌寒盛開,散發出縷縷撲鼻的清香。屋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在這一年最美好的夜晚里,大家歡聚一堂,辭別往昔的歲月,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寫景細致入微,展現了當時李唐皇家宮廷守歲迎新的熱鬧場景和歡快氣氛。全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在描寫景物的同時,也表達了這位政治家兼詩人推陳出新的抱負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
吃餃子的由來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佳肴。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餃子的形狀基本相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后,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做“餛飩”。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成為現在這種樣子了,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的。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后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國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這在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中有所記載。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例文展示】
新年趣事
山東省膠南市瑯琊鎮中心小學
五年級 逄康博
新年來了!新年娃娃來到了人間,她為人們獻上最衷心的祝福,祝人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今天是臘月三十,雖然天上下著雪,路不好走,但是我們全家仍然興致勃勃地去奶奶家團聚。剛到奶奶家,我就沖進屋里,撲到奶奶的懷里。奶奶見了我,樂得合不攏嘴。
真是新年新氣象,平日里奶奶家布滿灰塵的老屋,今兒個也早已打掃得干干凈凈,煥然一新!門前還貼上了大紅的“福”字。
不多時,伙伴們就跑到奶奶家,邀我去打雪仗。我一聽來了勁兒,沒等父母答應,就和伙伴們飛奔了出去。
屋內溫暖如春,屋外卻早已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院子里,屋頂上,田野里,公路上,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白色,就像是蓋上了一層白白的、厚厚的棉被。雪越下越大,一會兒竟成了鵝毛大雪。腳踩著“嘎吱嘎吱”直響的“地毯”,看著滿天飛舞的“小天使”,聽著伙伴們歡快的叫聲,我心里那個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分好組,一對一PK(比賽)。我準備好“彈藥”——雪球,迅速鎖定目標——王蒙,隨即發動了一連串猛烈的攻擊。王蒙猝不及防,被我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呆了,一時間失去了還手之力,只剩招架之功了。我瞅準機會,來了個“連環炮”,轉眼間便把他打成了一個“大雪人”。可他畢竟也是久經沙場的高手,很快就反應過來,快速從地上抓起幾個雪球朝我擲來,但都被我輕松地躲過了。
就在這時,我又瞅準時機拿起一個大雪球果斷地朝他扔去。好!擊中了!頃刻間,雪球在他身上開了花。他狼狽不堪,落荒而逃。我笑得前仰后合,差點笑岔了氣。
接下來的是混戰,我們使出平生力氣,奮力朝著對方的身上猛擲雪球。雪球掉到脖子里,好涼啊,可我們心里卻是熱的。我們一邊打,一邊興奮地大叫。在你推我擋中,我們殺得天昏地暗,難分難解。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了,奶奶跑來喊我趕快回家。
回家的路上,有幾戶人家已經開始燃放煙花了。絢麗的煙花給漆黑的夜空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煙花有大的,有小的,有蝴蝶型的,有瀑布狀的……總之是各式各樣,異彩紛呈。看著眼前的景象,我的心不禁癢癢起來,想快一點回家放鞭炮。這樣想著,我不禁加快了腳步。
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就興奮不已。新年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讓人留戀,讓人回味。
點評
過年打雪仗、燃放煙花是小朋友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小作者觀察景物細致入微,描寫栩栩如生,在整個敘事過程中,詳寫了自己打雪仗的動作和所見所聞。本文主題明確,選材圍繞中心。文末首尾呼應,畫龍點睛地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全文語言活潑流暢,如小溪汩汩流淌,娓娓道來,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