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序語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吃湯圓、賞花燈……活動可真不少呢。隋煬帝曾寫詩贊曰:“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同學們,元宵佳節你們都看到、聽到了什么,又都做了什么呢?
【閱讀空間】
光明元宵
□趙麗宏
因為有元宵節,新春的節日氣氛延長了許多。孩童時過春節,到了年初八九,新年便差不多過去了。正在依依不舍時,突然想到后面還有元宵節,精神便為之一振。到十五鬧元宵時,節日的氣象又轟轟烈烈地回來了。元宵的快樂和春節又不一樣。這是一個光明的節日,是一個充滿神奇幻想和美妙憧憬的節日。
元宵節的燈,是童話,是藝術,是黑暗中人心的燦爛綻放。小時候,多么容易滿足,一只小小的兔子燈,被一星豆火照得通明透亮,滿街滿巷走著,仿佛整個世界都被照亮。而那些五光十色的燈會,簡直就是神話世界。因為有了這些燈,元宵的夜晚是彩色的。一年四季的朝霞夕照,都會聚在這些彩燈里,一生一世的幻想,都閃爍在這些彩燈里……
元宵大家一起吃湯圓,湯圓的名字就叫元宵。那些小小的糯米湯圓,甜的、咸的、淡的,不管是在貧寒的日子,還是在衣食無憂的時代,它們都是天下最溫馨的美味。人世間最樸素的感情,都凝集在這些小小的湯圓中;人心中最美好的希冀,都包含在這些湯圓里。愿人間的親情、愛情都和睦融洽,愿天下分離的人們都能聚合團圓……
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光明節。
(選自《新民晚報》2005年2月22日)
W博士品讀
作者開頭就將元宵節和春節作比較,突出了元宵節的“不一樣”,自然過渡到下文對元宵節的具體描寫。接下來,作者重點抓住元宵節的特色——燈和湯圓描寫,表達了節日中人們的美好愿望。讀著讀著,我們也似乎看到了七彩的燈和多味的湯圓……
【寫作指津】
開開心心鬧元宵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賞花燈,猜燈謎,歡天喜地鬧元宵。”同學們,又是一年元宵節來到。吃元宵,看花燈,耍龍燈,踩高蹺,舞龍燈……高興的事兒可多啦。今天,我們來學學如何將這些高興事兒記錄下來吧!
一、選取典型事例,寫清事情經過。元宵節期間你一定經歷過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吧,或幫助父母做元宵,或參與猜燈謎活動,或與爸媽一起看燈展……要選擇其中你感到最高興、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寫下來。
要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這樣才能做到主題明確。如寫猜燈謎,我們可以先交代在何處看花燈,再寫猜燈謎時的場面,最后寫猜燈謎的感受。這樣,事情的經過才能交代清楚,敘述才能真切自然,文章才能富有感染力。
二、生動描寫景色,細膩刻畫人物。元宵節是春節期間最后一個隆重的節日,因此也將新年的喜慶拉長了。此時的景物與春節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對景色的描摹來表現節日的喜慶,如:“突然,隨著一聲尖厲的哨聲,禮花‘金蛇狂舞’向天空躥去,在離我的‘孔雀開屏’不遠處,猛地向四周散開,逐漸形成一條條金蛇,向四周游去。”
我們還可以通過對人物的行為動作的描寫來反映元宵節時的熱鬧氣氛,如:“誰知,圓滾滾的櫻桃卻不聽話,一下子滾到了桌下。他像條小泥鰍一樣忽地鉆到桌下拾起櫻桃,對著小姨伸了伸舌頭,然后迅速往嘴里一塞。”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呼之欲出!
三、描寫內心活動,表達真實感受。真實感受的表達,會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同時也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如:“瞧!其他人也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阿姨獎了我一塊‘立白’香皂,我高興極了,沒想到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這里還用得上。”小作者學以致用贏來了贊揚,多么開心、有意義的元宵節啊。同學們,大家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要露一手了呢?
【例文展示】
鬧元宵
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505班 丁 立
今天是元宵節,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吃完晚飯,我便拉著媽媽上街了。
哇,街上好熱鬧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的,真可謂人山人海。街邊有好多叫賣花燈的,只聽這邊有人喊著:“今年龍年,我的龍精氣神十足!”那邊有人叫著:“傳統花燈——蓮花燈降價嘍!”……叫賣聲此起彼伏。走近一看,花燈的式樣真不少!今年是龍年,有各種各樣的“龍”呢:盤在柱子上的,在云里翻騰的,等等。喲,那邊還有威風凜凜的齊天大圣轉動著金箍棒,憨態可掬的豬八戒扛著釘耙呢。“哞——哞——新年好——”一個小朋友挑著剛買的牛燈喜滋滋地走著。那牛燈還真有趣,一邊作揖,一邊喊著,吸引了許多還沒買到燈的小朋友們羨慕的目光。音樂聲,說話聲,歡笑聲,匯成了一支元宵交響曲。
我緊緊拉著媽媽的手,隨著人流走進了百盛購物中心。超市里更是被人們堵得水泄不通,貨架上應有盡有,讓我眼花繚亂。
咦,那里怎么有那么多人?湊上前一看,原來超市正在搞活動。凡購物滿28元即可參加猜燈謎活動,猜對了還有獎品呢!我一看購物發票,31.8元,太好啦!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擠到柜臺前,只見柜臺上方系著一根繩子,繩子上只剩幾張寫著謎語的紅紙條了!周圍的人們有的興高采烈地議論著,有的因為答案不一在跟營業員爭論著,有的在打電話求助他人,還有的掃興地說:“簡單的都被猜著了,就剩下難的了。唉,還是回家吧。”就在我往前湊的時候,廣播里響起了熟悉的薩克斯曲《回家》,營業員開始把紅紙條一一從繩子上往下摘了。趕緊看看吧。“動物做標本(打一成語)”“兄弟(打一成語)……”我一瞥,阿姨手上的是“狗掀門簾”。狗掀門簾?這不是五年級上學期《親近母語》書上的嗎?我迫不及待地說:“阿姨,等一下,我知道您手上的謎語的謎底。”阿姨停止了手中的活計問:“謎底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說:“全憑一張嘴。”阿姨高興地說:“對了!”其他人也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阿姨獎了我一塊“立白”香皂,我高興極了,沒想到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這里還用得上。
今年的元宵節過得真有意義!
點評
本文記敘了正月十五晚上,小作者和媽媽一起逛街看花燈和在超市猜燈謎的事情,選材新穎,敘事完整。小作者重點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表現了節日里人們的愉快心情,結尾處點出了自己在元宵節的收獲,可謂別有新意。
【佳段采擷】
我來到窗前,拉開窗簾,打開玻璃窗,涼絲絲的晚風撲面而來,這時的天空很靜也很黑,只有一些星星在不停地眨眼睛。東方,月亮才露出它鐮刀形的臉,仿佛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月亮一點一點撥開浮云,露出大半邊臉。漸漸地,月亮的臉越來越圓,最后,一個大玉盤似的月亮從絲絲云層里悄悄探出來了,銀亮亮的。霎時,天空中的星星都不見了,高空中只剩下一輪明月與夜陪伴。我想:大概是星星們不敢與月亮媲美而羞得躲回家了吧。
——周佳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每當看到那圓圓的湯圓,我的心似乎飛到如湯圓一般的月亮上。
嫦娥啊,月亮上,可有燦爛的煙花?可有多彩的許愿燈?可有玩耍的孩子?
可有……
如果沒有,你就回家吧。加入到我們歡樂的海洋,盡情地歡唱!
哦,元宵節——我遐想無限……
——謝貝妮《我愛元宵節》
【新題搶先送】
你以前的元宵節是怎樣度過的?今年又將如何迎接它的到來?是和小伙伴一起放飛“孩兒燈”,還是和爸媽一同觀燈?是觀看元宵晚會,還是和家人一起包湯圓?是猜燈謎,還是逛夜市?相信你一定對歡樂的元宵節充滿了無限的喜愛。趕緊拿起筆,以“快樂的元宵節”為主題,把它寫出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