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獨自一人,在所有可以有一隅寧靜的地方,發呆或思考,就像風攜著葉,思緒隨著飄飛。
有的時候,我會想一些看似深澀,難以解答的問題,但我不會去尋求他人解惑,因為這些問題也許并沒有答案。這些問題,也許有許多自恃老成的喟嘆,對世事生命的不解、無奈、煩惱及悲痛。多種異樣雜煩的情緒就慢慢滋生出來,自然地想到許多。這可以說是一個并不完全涉世卻也有許多想法的人,開始求知的過程。我試著面對生活。
但我是一個初學者。無可否認,書中的浮世百態,冷暖情仇,讓我只覺心頭一喜,恍若珍寶。于是我開始如饑似渴,發瘋般搜尋一切好書。那時候所謂的“好書”,可能只是一些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一些充滿冒險與探索的童話。我想,這并不能算做一段為了“讀書”而讀書的時光,于是我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并沒有強迫自己,亦無目的。我會說我愿意讀書,我很快樂,我想一直下去。
歲月會使你成長,也會使記憶儲存沉淀。我漸漸不滿于現狀,就像一頭初已長成的小虎,開始不滿足于奶水,躍躍欲試著新鮮可口的肉糜,它需要學習狩獵。而我呢?現在的讀物顯得太淺薄,已經不能滿足我,我想要新的成長,新的書籍,新的文學作品。我愛上了唐詩,略讀幾句便能感受到大唐身世之霸氣。我戀上了宋詞,細賞幾段心情便隨波逐流,或沉浸在東坡之豪邁,或緬懷在易安之戚愁……我開始有了一種古典情結。并不是對文言的愛好,只是看著一首首古人留下的詩詞,從字里行間揣測他們當時的心情——他們的悲傷,他們的快樂,他們的千紅一窟,萬艷同悲。金榜題名的喜悅,名落孫山的惆悵,“國破山河在”的憂慮,“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激憤……透過薄薄的紙,我感受到了筆者靈魂的美麗。
臺灣女作家三毛曾說:“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闭菍ξ淖值鸟{馭,讓她寫下了初遷沙漠時的快樂,也是這支筆,陪伴她走過了沒有愛人的流年歲月。也許沒有文字,沒有讀者,在數百個寂寞的涼夜里,孤枕難寢時,想到荷西葬身在冰冷的海底,起床挑燈,伏案訴說著無限的眷念情思。而到了白日,漫漫的陽光浸了過來,給她溫潤,使她在演講中能笑對人生。
我想,既想,就不如寫點什么。當歲月荏苒,再次翻開記載了彼時心情的舊物,該作何感想?我只是想把我所想到的,經歷的,記錄下來,就像我透過書籍看到了筆者,別人翻開時是否會看到我,抑或是我看到了另一個年少的自己?
有一位導師告訴我,文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載體,它為世間萬物應運而生。文字可以用來描寫事物風景,可以寫一篇科學論文,可以做一份實驗報告……通過它,我們可以更好的感知這個世界。閱讀書籍,我把它們當做消遣、興趣,亦或是精神食糧吧。我不會停止。我想文學可以讓我學會思考,凈化心靈,這只是一種習慣。前面的路還很長,我需要它幫助我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