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老伴馬某退休后愛上了游泳,時常購零票去某游泳館游泳。2012年5月21日上午9時半許,馬某與幾位愛好游泳的老友一起到游泳館游泳。游了大約26分鐘時,馬某突然在游泳池內不幸身亡。事后,與馬某一起在泳池內游泳的田某見證說:“當時我看到他整個身體在水里,雙臂張開,人絲毫不動,還以為他在玩悶氣呢,可等我游到另一頭上岸歇氣,回頭時才看到一位救生員正拿著救生桿奔向馬某,后又跳入水中將其拖上岸,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后,馬某家屬要求游泳館承擔賠償責任。游泳館認為,馬某是自己注意不夠,導致溺水身亡。而且,馬某淹入水中后,救生人員立即施救,游泳館不存在過錯,不承擔任何責任。他們的說法對嗎?
讀者 張曉莉
張曉莉讀者:
本案,游泳館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賠償責任。其過錯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根據《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規定,人工游泳池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以下的,應該至少設置2個救生觀察臺,配備固定水上救生員2人,至少設有流動救生員1人;而本案有證據證明只一人施救,是否存在未按規定配備救生員或救生員脫崗之過錯?二是馬某出現異常情況后,救生人員并未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施救,存在未能及時發現險情及救助不及時之過錯;三是游泳館對老年人游泳活動可能引發危險后果,未設置不宜參加活動人群提示,未要求老年參加者提供身體健康狀況證明,亦沒有確認馬某身體條件是否適宜游泳,這種缺乏安全保障意識、不負責任的行為,其過錯顯而易見。綜上,游泳館未能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馬某的死亡與游泳館存在的過錯行為具有因果關系,應承擔與過錯相適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錦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楊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