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房地產領域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度假地產開發熱潮卻一浪高過一浪。近年來,眾多房企已在全國范圍內斥巨資布局度假地產,而目前開發熱點區域,也逐漸由海南向云南地區轉移。

房企扎堆進駐云南
正如多年前的海南一樣,同處南國邊陲的云南當前正在經歷一股度假地產開發熱,包括龍湖、雅居樂、中化方興、萬達等大型房企已相繼進駐云南拓展度假地產。
2010年10月,龍湖以“云南江川仙湖錦繡旅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名義,在云南江川縣路居鎮鯖魚灣一舉拿下1781畝土地,成交總價4.46億元,旨在打造仙湖錦繡項目。就在拿地后不久,龍湖方面也公開表示,龍湖度假項目在云南的戰略布點,將不會止步于仙湖錦繡。
2010年底,中化集團旗下房地產開發企業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拍下661.36畝土地用于金茂世家旅游綜合體項目,其中玉龍雪山景區地塊161.36畝,古城區原世界遺產公園地塊500畝,預計總投資26億元人民幣。隨后,在2011年2月,方興地產又以9200萬元,在麗江玉龍雪山景區繼續獲得土地儲備200畝。方興方面表示,在規劃方面,此地塊將與原有地塊連成一片,形成整體開發,致力于在此打造一個西南乃至中國高端旅游度假綜合體標桿項目。
2011年5月,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在騰沖縣簽訂《關于投資建設曲石生態旅游度假小鎮項目的合作協議》,標志著規劃面積約30000畝,估算總投資為200億元人民幣的曲石生態旅游小鎮即投入建設。而在當年9月,雅居樂方面又放出消息,將在云南的西雙版納、瑞麗及騰沖地區打造一個綜合旅游度假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約64000畝(西雙版納項目約27000畝,瑞麗項目約7000畝,騰沖項目約30000畝),計劃總投資超過400億元。
據悉,2011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發重要橋頭堡意見》批準與出臺之后,滇中、滇西城市群的戰略規劃讓云南度假地產迸發出了蓬勃的生機。偉業云南區域副總經理李彤向記者介紹,幾年間,云南大小度假地產項目已有幾十個,當前云南已成為一個勃發中的度假地產熱地。
高消費催生度假產業
事實上,在近期住宅市場暗淡、商業地產難逃“養商”困惑之時,度假地產的興起也并非偶然。
在去年中國經濟論壇2011-2012房地產盤點與展望峰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峰就從五個方面列舉了旅游地產應時而生的理由:城市、住宅地產宏觀調緊;旅游城市拿地相對成本較低;不少地產開發商無法突破住宅地產瓶頸而通過旅游地產等途徑轉型再戰;旅游地產依托的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旅游地產的需求是對現有市場的改善性需求。
對于最后一點,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表示,人們消費水平提升必然促使旅游度假地產的蓬勃發展,旅游度假地產就是對準中高端消費群體并為其服務的,當一部分人的購買力達到一定水準,就要為他們解決自身投資回報需求、提高消費檔次提供好的渠道,這是合情合理的。而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后,消費也呈現出結構性變化,度假旅游方面的消費正逐漸增加。
借助“國際旅游島”戰略,海島風景區海南曾一度炙手可熱,然而在近兩年,對海南的“審美疲勞”也漸逐顯現出來。金茂雪山語項目副總經理葛懷恩也表示,海南屬于熱帶島嶼,擁有美麗的海濱風光,但是,如果把海南放到亞洲甚至全世界來看,它的資源優勢并不突出。相比之下,云南擁有多彩的民族風情、秀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地質的多樣性等優勢,共同合成了云南旅游度假資源天人合一的有機系統,這是其他省份所無法比擬的。
發展模式仍在探索
雖然云南度假地產興起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對于這個新興產業,仍舊沒有直接的發展模式樣本可以參照。有關人士指出,能否在前期做好合理規劃,在后期注重資源保護,或將直接影響度假地產成敗。
“目前云南各地度假地產發展參差不齊,有的地方在開發同時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有的地方卻過度開發,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破壞。”葛懷恩表示,雖然云南度假地產發展在不斷成熟,但就目前情況看,由于缺乏對自然資源保護與統一規劃的意識,一些開發商只注重項目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而忽略了對于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過度開發利用自然環境,最終結果就是度假地產非但沒有給旅游業帶來二次創業的動力,反而傷害了云南省的寶貴的旅游資源。
李彤也指出,度假地產要發展,首先就要做到規劃先行、合理布局,避免通過破壞資源來獲得短期回報、以人造景觀取代自然景點等做法。同時,度假地產有著自身的特殊屬性,部分配套要自持才能保證它不變味。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度假地產實際上更類似于一個度假綜合體的全面開發項目,其間綜合業態不乏住宅、商業、酒店等,它考驗的不僅是開發商的人力、財力,更多是整盤的運營能力。正因為其復雜性,度假地產在探索過程中不乏失敗案例。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中,例如金茂世家旅游綜合體項目這樣區域成片綜合開發模式,逐漸被大型度假投資項目的開發商們所用,并成為當前一種比較成功的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