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能使你更聰明嗎?
《時代》
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冥想是減壓的絕佳方法之一,但冥想練習已超出了僅讓人冷靜一下子的作用。冥想通常也與腦結構變化相關聯——幫助集中注意力、改善記憶力、具備多任務處理技巧??墒沁@種身心練習真能幫助你的學業直接拿到A么?
盡管現在仍不清楚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的,但一些科學家稱,冥想能使我們全神貫注投身于一件特定事物或想法從而改變我們的神經網絡。不過切記這些研究并未表明冥想對我們大腦引發的任何改變,而只表明這些認知能力與冥想有關聯。
另一項研究則跳過腦部掃描,直接提出冥想所帶來的實際好處。瑜伽中的OM吟唱法是將注意力高度集中與多任務處理技巧相連接的良方——當工作失去重點時,有些人需要對一些事物懷有期許。研究者們認為冥想能幫助人們解決事情或思維被打斷的煩惱,以及有效完成多任務的工作境況。同時,冥想還能為學生排減考試期間的壓力,并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
編譯/尹姍姍
仿生視網膜植入使病人重獲光明
《大眾科學》
一項新的仿生眼植入可以讓盲人辨識人臉、看電視,甚至閱讀。納米視網膜公司(Nano Retina)的仿生視網膜產品是目前兩種能夠幫助患有老年黃斑變性病人重獲光明的方法之一。此產品在美國造福了150萬人。盡管由第二視力公司(Second Sight)去年在歐洲市場推出的一款名為Argus II的仿生眼與納米視網膜公司的產品類似。可是該產品內置有從外部接收能量的天線,因此體積較大,患者需要在完全麻醉狀態下接受4個小時的移植手術。而仿生眼由于沒有天線部分,所以植入物較小。
納米視網膜公司的仿生眼可直接于眼部捕捉影像。眼科醫生在視網膜上切一個小口,30分鐘內就可以把該產品植入眼睛,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老年人在手術時的不適感。該仿生眼產品將提供576像素灰度級的影像。另外,據“納米視網膜”公司透露,這款產品最快明年就可以進行臨床試驗。
編譯/尹珊珊
吃蛋黃加速冠心病惡化
《動脈硬化癥》
科學家已經發現雞蛋的真相:有患心臟病風險的人吃蛋黃產生的危害,幾乎等同于抽煙,因為吃蛋黃會增加患動脈硬化癥的風險。這種病是由動脈內壁上形成的粥樣斑塊引起的紊亂,而膽固醇可促進斑塊形成。
加拿大倫敦西安大略大學的大衛·斯彭斯博士稱,就斑塊形成而言,吃蛋黃產生的不利影響,大約是抽煙產生不利影響的三分之二。他對1231名男性和女性進行調查,把這一發現與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因素聯系在一起。斑塊破裂是導致多數心臟病發作和很多中風的普遍因素。
該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斑塊會在動脈壁上越積越多,而蛋黃能加快斑塊形成的速度。他稱,這種影響不受性別、膽固醇、血壓、抽煙、體質指數和糖尿病的支配。雖然他感覺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最終定論,但是他強調,有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應盡量避免常吃蛋黃。
編譯/楊孝文
一氧化碳是如何致人死亡的?
《呼吸與危重監護》
英國利茲的研究人員發現哪怕是低水平的一氧化碳都會破壞心臟節律,致人死亡。
故障鍋爐排出的氣體,香煙和汽車廢氣都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它可以和血紅蛋白緊密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喪失運輸氧氣的能力,導致人體缺氧窒息而死。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利茲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就算是少量的一氧化碳氣體都會使控制心跳的重要通道——鈉離子通道保持開放狀態而不關閉。干擾鈉離子通道可破壞心臟的節奏,導致心律不齊,這可能是致命的。與法國的研究人員合作,他們在大鼠身上測試了一種心絞痛藥物對鈉離子通道的影響,發現這種老藥可以幫助鈉離子通道恢復正常。盡管還需要臨床試驗,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編譯/王芳
最強X射線激光束 有解剖刀般精確度
《自然-光子學》
借助于一個細長條鉆石,美國能源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以下簡稱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將直線加速器連貫光源(以下簡稱LCLS)改造成一個精確度更高的工具,可用于探索納米世界。經過這種改進,激光脈沖能夠聚焦成非常狹窄的X射線波長,實現更高的強度,讓此前不可能進行的一些實驗成為可能。
在一個被稱之為“自注入”的過程中,鉆石將激光束過濾成單一的X射線波長,而后進行放大。這種升級相當于將短柄斧變成解剖刀,賦予科學家在原子層面進行研究和操控物質時更大的控制能力,也允許他們拍攝更加清晰銳利的材料、分子和化學反應照片。SLAC科學家、研究論文合著者杰里·哈斯廷斯表示:“我們在研究這種激光時,吃驚地發現這項工程實際上非常簡單并且具有成本效益?!?/p>
編譯/楊孝文
多做運動可保護中年人心臟
《循環》
一項針對超過4000人的研究表明,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多做運動可以很好地保護心臟。專家解釋說:“不需要在健身房里做劇烈運動,每周只要保證相當于兩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即可,例如園藝和快走?!?/p>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做推薦的運動2.5小時的人,其血液中的炎癥標志物的水平較低。高水平的炎癥標志物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研究人員將一些其他因素如肥胖、吸煙列入考量范圍,發現結果沒有變化。領導這項研究的馬克·哈默博士說:“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人活動起來,例如走路而不是坐公交車,每個人都可以在適度運動中獲得健康的身體?!?/p>
編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