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的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它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統一,注重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的提升。有效課堂的實施就是要徹底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探究、主動參與的開創精神,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樂學、易學、愿學。
【關鍵詞】構建;中職物理;有效課堂
中職教育定位在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為社會培養生產、技術、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對于中職學校的工科學生來說,物理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科目。它作為一門承繼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的課程,對中職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物理課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數的中職學生由于在初中成績就不好,基礎差,導致進入中職學校后對物理等文化基礎課的學習沒有熱情,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物理課堂上普遍存在著學習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目標不明確的情況,學生厭學問題嚴重,勢必造成課堂效率低。
在新課改中大力倡導實施有效課堂,那么何為有效課堂呢?有效課堂是指課堂效率達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深入探討有效的物理課堂的構建是很有必要。下面就有效的物理課堂的構建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見解。
一、提高課堂吸引力,讓學生樂學
物理是反映我們身邊這個世界的科學,它起源于生活,從我們身邊熟悉的這些生活經驗入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當學生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及科學研究方法應用到日常生產、生活中時,它會獲得巨大的成功與喜悅感。這些都會提高學生的整體科學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物理與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上每一堂課之前,認真鉆研教材,課堂中可以做些演示實驗,演示實驗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化抽象為具體,把要研究的物理規律清晰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如果遇到不能演示實驗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可穿插一些與物理知識有關的生活趣事或歷史故事,這樣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狀態。例如:在講牛頓第一定律中“慣性”時,插入這樣一個故事:十幾年前,天津市塘沽區發生了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勻速行駛,突然前面有一位老太太橫穿馬路,司機發現后立即剎車,車子距老太太3米左右處停下來,但老太太還是被撞倒了,被什么撞倒了呢?車子停了下來,但前輪掉了一個。試解釋該事件。讓學生從故事中總結規律和概念,讓他們學習物理的時候不再感到枯燥無味,從而提高了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愛上你的課。
二、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易學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觀念,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他們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校學習只能獲得他今后工作所需知識的小部分,其余的知識都是在社會、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中通過再學習來獲得。因此教師不但要教學生知識,還要教學生學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小漁。而實施全面素質教育,關鍵在于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愿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
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每個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來源于實驗。比如在講“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可以做個演示實驗,用到的器材:靈敏電流計、螺線管、條形磁鐵、導線,把靈敏電流計和螺線管串聯在一起后,把條形磁鐵插入和拔出螺線管瞬間,實驗現象發現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轉,因此提出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時學生就會很想知道原因,因此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也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是處于活躍和興奮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這就是一節成功的好課。
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由于中職學生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加之學生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好動,喜歡操作的個性。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了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由于中職校大多數學生不僅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好,有的甚至不會學習。所以,針對當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物理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物理。[1]它包括:第一,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機; 第二,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的技能、掌握有效的物理學習策略; 第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四,使學生正確對待學業的成功與失敗,樹立自信心,能克服學習活動中的各種困難;第五,幫助學生解決與學習有關的各種困惑。
總之,中職物理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選擇與實際生活、專業聯系緊密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動”起來,讓物理課堂“活”起來,讓物理知識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這樣的物理課堂才能達到真正的有效。
【參考文獻】
[1]黃偉民 主編 物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車輻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