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物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物學天地里主動探究知識,提高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本文從怎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和創設問題情境的注意事項兩個方面作一些淺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問題情境;創設方法;注意事項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課前充分準備,從學生實際出發,在教學中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進行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如何來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本文從怎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的注意事項兩個方面作一些淺述。
一、怎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
1.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實際生活問題是學生最熟悉也是最感興趣的,而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十分緊密。課堂教學中適時適當聯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他們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這一節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對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酸奶是怎樣制成的?為什么新鮮蔬菜放在冰箱里保存時間能長些?腐爛的蘋果為什么散發酒味?在學習水、鹽、糖、體溫調節時,指導學生分析:出汗時喝什么水?高血壓病人為什么只能用低鹽食品?糖尿病人的癥狀“三多一少”是什么意思?
2.利用教材進行問題情境創設
利用教材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使教材內容有一定的好奇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內容時,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根據案例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哪些?與非生物界是否相同?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中含量是否相同?哪些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很高?哪些很低?學生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探討過程,大大提高了他們系統把握知識的能力,也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調動了每個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利用學生錯誤,創設問題情境
在生物學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不能準確的把握概念中的關鍵詞,僅僅顧名思義,容易發生錯誤,對概念造成誤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創設“錯誤式”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準確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點。例如,在講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時,教師根據在以往的教學中積累的學生的錯誤進行提問:“生物多樣性就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對嗎?”學生有的點頭稱是,有的拿不準,然后教師及時引導他們查閱教材,找出正確答案。這種有意創造的“錯誤式”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注意,積極思考答案,比教師直接闡明效果好得多。
4.利用古代的文人詠物的詩詞,創設問題情境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深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的創造出新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生物教學中利用一些精煉優美、千古傳誦的詩詞創設問題情境,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思維,又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人格、提高素質。例如,在講授“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教師吟詠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并及時提問:“老農為什么會頂著烈日鋤禾?”學生會積極思考、分析,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學的內容上來,暢快自然,寓教于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5.結合生物科學史,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相當多生物科學史的教學內容,如“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探究過程”、“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孟德爾遺傳試驗的科學方法”、“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等。教師可以利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物史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學知識的道路,循著科學家的思維軌跡,去體驗創造的境界,這樣不僅能深化對概念、知識的理解,而且能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和態度。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內容時,教師先提出問題: “光合作用的原料、場所、條件、產物分別是什么”,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查閱教材,學習許多科學家和很多經典的科學實驗,得到正確的答案,同時了解到研究的過程,本身就是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學生的知識結構也隨著光合作用研究史的一步一步的擴充和變化,學生不僅理解了知識,還知道了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
二、創設問題情境的注意事項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適當合理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否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給教學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我覺得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情境的素材要有針對性
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基于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教材內容的全面的、科學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中蘊涵著的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的知識,利用這些知識作為情境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問題要難易適度
創設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但是問題過難,讓學生感到高不可攀,其思維啟動不起來,會嚴重挫傷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因此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圍繞教學目標,有的放矢、有新意。
3.問題要有適宜的跨度
生物學習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即前面學過的內容是后面內容的基礎,而后面要學的內容又是前面內容的延伸、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知識之間的跨度,不要就題論題。創設的問題情境既能使學生鞏固了以前的知識,又為以后學習有關知識作好鋪墊。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定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