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伴隨新課程改革實驗不斷深入推進,對于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本文針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明確概念、揭示意義的基礎上,著重針對具體培養策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問題意識
一、“問題意識”的定義
所謂“問題意識”是人們對某一事實或客觀現象產生解釋或處理的心理欲望。
問題意識與問題提出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有效開啟任何一種科學之門的鑰匙。強烈的問題意識不僅體現了人們個體思維品質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同時,作為思維的動力,能夠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創新發現。正如巴爾扎克所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問個為什么?”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
人類在認識與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并因此產生困惑、探究的心理。正是這樣的學習狀態促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滿足學生作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一點在學生的精神中反應尤為強烈,而問題情景恰恰能夠滿足之。”
2.幫助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教者發現學生理解概念和規律時的困惑與誤區所在,從而采取針對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理論與實踐表明:問題意識是創新的源泉,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反之,如果沒有問題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活動將成為無本之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需要指出的是問題意識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的勤于培養和精于激發。
三、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策略
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民主氛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必須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熱愛學生,要像父母親一樣關愛的學生的成長。要努力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在學生中人為的劃分等級,以此消除學生在課堂中的緊張感和壓抑感。在課堂教學中,教者要由權威的講授者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者應想盡辦法給予鼓勵和表揚,充分肯定問題中的“合理”成分,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捕捉“問”的契機,放心大膽地去問。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問
(1)在想象中提問
實踐表明,結合物理教材中的具體教學內容,創設自由想象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想象中提問題,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例:教學“電磁感應”一節內容時,教者首先為學生提供有關電與磁關系的背景材料,然后請學生設想:“假如你是當時的一位物理學家,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們提出各種問題,其中就有“磁場能否產生電流”的問題。教師及時鼓勵:“你和法拉第一樣聰明,真了不起。”在此基礎上揭題導入新課。再如,教學習題時,對于一些典型的問題,也可引導學生先構想解題的結論,再去完成解題的過程;在演示實驗前,也可以要求學生依據實驗的目的、原理,設計實驗過程,猜想實驗結果。
(2)在實驗中提問
在平時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小實驗,創設良好的物理情景,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例:教學“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一節內容時,在學生已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知識的基礎上,出示兩個不同的電源,一個為3V(內阻很小),12V(內阻較大)。再出示一個額定電壓為3伏的小燈泡。設問:如果將這個燈泡分別與上述兩個電源連接形成閉合回路,會出現什么情況?許多學生都認為前者燈泡會正常發光,而后者燈泡會燒毀。實際的實驗結果卻與同學們的認識完全相反,小燈泡與12V電源相接時不但沒有被燒毀,亮度反而比接在3 V電源上時暗一些。實驗結論與認知的矛盾沖突,教室里頓時議論紛紛,富有啟發性、爭辯性的問題一個個提出來。教者在梳理眾多提問的基礎上,最終歸結于所要學的“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3)在生活中提問
物理學科的許多知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在平時的教學中,可引導關注大自然,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利用生產、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例:教學“平面鏡成像”一節內容時,教者要求學生圍繞“平面鏡成像原理”提一些生活現象問題。
3.堅持記錄問題,培養提問習慣
對于自然現象中、實驗中出現的感興趣的問題,教者還可要求學生養成堅持記錄的習慣。以筆者的具體做法為例,在班級中設立了“問題本”。問題本由小組成員輪流記錄,可以是生活中的與物理相關的問題發現;可以是對以前同學提出的問題給出相關信息建議或答案;可以是對已有答案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者密切關注學生問題本的記錄,定期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所提的問題。同時,還適時教給學生觀察現象和提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理問題。實踐表明,問題本的設立搭建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學生提問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馮貴東.物理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中學物理;2007.6.
[2]劉振英.初中物理新課標下的問題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2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洋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