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在階段性的學習磨練過程中,由于學習能力、智力發展以及解題能力等方面具有差異特性,導致學習活動效能出現差距。新實施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提出“關注不同學生群體,促進全體學生進步”的“分層教學”要求。本文作者根據“人人獲得發展和進步”這一教學要求,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際,對分層教學活動策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從問題案例設置、問題解答指導以及合作評價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整體進步;學習效能
常言道:“十個手指有長有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客觀存在體,同樣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一定的差異特性。高中生在階段性學習實踐鍛煉活動中,學習能力、問題解答及學習效能等方面的差異特性更加明顯,迫切需要教師采用有效教學策略縮短個體之間的學習“間距”。新實施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特性,針對不同學生類型特點,結合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分層教學”有效策略”。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采用面向全體學生的層次分明的教學活動,使每隔一學生都能有所學、有所獲,實現“人人獲得發展進步”的教學目標。本人現簡要論述在分層教學策略探究中的方法和體會,請予指正。
一、問題案例設置體現層次性,使每個學生獲得探知實踐機會
問題教學是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核心。傳統教學活動中,問題設置的單一性,導致解答活動成為少部分學生的學習活動,致使“兩極分化”現象加劇。同時,分層教學的核心就是全體學生獲得學習的時機。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問題課教學活動中,要設置面向全體學生,具有層次性的數學問題案例,使每一個高中生都能獲得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和辨析問題等活動,實現“人人獲得發展和鍛煉的時機”目標。
如在“數列”階段性復習問題課中,教師采用分層教學策略,設置“在2與7之間插入n個數,使得包括2和7在內的n+2個數組成以2為首的等差數列,如果這個等差數列的前16項的和為56,則n的值是多少?”、“已知等差數列{an}滿足a3·a7=-12,a4+a6=-4,求數列{ an }的通項公式.”、“ 設{an}為等差數列,Sn為等數列{an.}的前n項和,已知S7=7,S15=75,設Tn為數列的■前n項和,求Tn.”等三個具有層次遞進性的數學問題案例。這樣,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求解知識基礎上,都獲得了進行鞏固訓練的機會,有效促進了不同類型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升。
二、解題活動指導體現層次性,使每個學生獲得解答問題技能
解答問題是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展現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技能鍛煉和培養的重要載體。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指導者,應發揮指導、點撥功效。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分層教學融入到對學生解體活動知道過程中,側重于中下等學生類型解體思路、解題方法以及解題過程的引導、指導和點撥,使各種類型都能在教學指導下,掌握和領會問題解答的方法要領,實現“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知識”。
問題:已知函數f(x)=cos(2x-■)+3sing(x-■)sin(x+■),求函數f(x)在區間-■,■上的值域。
在該問題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自身的教學主導性特點,在學生解答問題過程中,對學生,特別是中下等學生進行實時的指導和點撥,逐步引導他們對問題條件、隱含知識以及解題策略進行分析思考,使學生能夠及時認識到該類問題解答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函數的圖像性質以及單調性”,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解題要領,切實提升學生探究問題活動效能。
三、評價活動過程體現層次性,使每個學生獲得數學思想提升
眾所周知,學生評析問題的過程實際就是自我思考、不斷提升、不斷改進的過程。評價教學是師生借助現有知識經驗,對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及各自表現進行評析反思的過程。教師在評價教學活動中,不能縮小評價活動的實施對象,而應將全體包容到教學評價活動中,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要求,并鼓勵“優生帶差生”,同時,教師進行積極評價策略,使學生敢于“評”解題過程,“說”出自身觀點,展示解題思路,實現中下等學生學習評價質量的有效提升。
問題:設變量x,y滿足條件3x+2y<0,x+4y≤11,x∈Z,y∈Z,x>0,y>0,求s=5x+4y的最大值。
教師展示其問題解答過程:
解: 依約束條件畫出可行域如圖所示,若先不考慮x,y為整數的條件,則當直線5x+4y=t經過點A(9/5,23/10)時,離原點距離最大。這時s=5x+4y去最大值,Smax=91/5,∵x,y為整數,而離點A最近的整點是C(1,2),這時S=13,∴所求的最大值為13。
學生組成合作評價小組開展問題評析活動,學生在對問題解答過程的認真分析、深刻反思過程中得出解題觀點。此時教師讓中下等學生進行闡述,學生認為點B(2,1)也符合約束條件,此時S=14,上述解答不正確,先過邊界點做目標函數t=Ax+By的圖像,則最優解是可行域內離直線t=Ax+By最近的點。教師對學生評價活動進行肯定評價。然后與學生共同開展師生評價,從而使全體學生辨析思維能力素養得到有效鍛煉,提升了高中數學思想素養。
總之,分層教學活動應滲透在整個教學活動的每一階段、每個過程中。本人在此僅簡要論述,還期望同仁能夠批評指正,為全體學生進步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