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物理學習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初中學生的需要,對將來學習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培養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習慣談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善于課前預習習慣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按課時預習,在課前明確預習作業,課堂驗收預習作業。預習作業應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歸納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整理出課本中的概念、公式;要求學生研究、模仿例題的解法,獨立解例題;要求學生仿照例題完成課本相應練習;要求學生嘗試做教師布置的基礎習題。在預習中遇到什么疑難問題,學生先做個標記,在聽課時要特別留心加以解決。
二、培養學生善于閱讀課本的習慣
教師在開始上物理課時要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培養他們愛讀書的習慣。閱讀首先是通讀,要明確重點、難點,對重要的語句不理解的段意要求學生在閱讀時用筆勾畫出來;其次是精讀,要明確物理概念、規律是怎么引入的或得出的,他們的內容、物理意義如何,單位是什么,這個物理規律或公式有什么使用條件,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等。通過精讀,將知識前后聯系,縱向對比,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把握教材的內涵外延,明確公式和定律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同時指導學生橫向對比閱讀;最后是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科普讀物,并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口味,能對物理產生興趣的課外讀物,開闊眼界、活躍思維,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和習慣。
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認真實驗的習慣
物理是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離不開觀察,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人們認識自然總要從觀察開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信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記憶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觀察是獲得物理知識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是物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所以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習慣的培養。觀察不是消極地觀看,而是集中注意力細致的觀察物理現象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變化的,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多細心觀察周圍的社會生活和生產中以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現象,并與課內知識相聯系。使學生逐步養成愛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提問的學習習慣
在物理課程學習中,學生發現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問題有價值,這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養成提出問題的習慣,都有好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由“不問”轉變為“敢問”“善問”。如我在“對電流表的認識”教學中,讓學生分組,鼓勵學生發言,學生分別提出以下問題:(1)電流表是用來測量什么物理量的?(2)電流表的構造有哪些?(3)電流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電路板的使用方法?(5)電流表的使用規則等等。最后讓學生總結如何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方法:從儀器的作用、儀器的構造到儀器的原理、儀器的使用。提出問題是創新的開始,當然這需要教師針對物理問題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策略,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培養學生規范解題的習慣
首先教師做好規范解題的示范。教師的解題習慣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所以教師在解題過程中必須做到規范,做到每次習題課或作業講評課有1~2題能夠示范,同時指出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不規范之處;其次教師通過作業批改及時反饋。作業中解題的規范程度是學生解題習慣好壞的客觀呈現,教師采取簡潔的注釋、明了的符號及時指出學生解題中存在的不規范,通過無聲的交流傳達要令,指導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掌握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再次是培養學生閱讀物理教材中例題的解答。物理教材中的例題是解題規范化的最佳藍本,平時教學中注意適度的讓學生閱讀解題過程,同學間相互進行討論和交流,逐步增強規范解題意識和要求。培養學生具備良好規范的解題習慣,能使解題過程既簡潔又明確,能提高解題的敏捷性和準確性。
六、培養學生善于進行知識整合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過程,學到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統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使其系統化,逐步整合形成一個整體。當學生養成善于進行知識整合習慣后,學習能力和素質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七、培養學生溝通物理知識與生活、社會實際的習慣
學習物理,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要勤于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日常現象,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如學習了摩擦力后,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大有益摩擦或減小有害摩擦;學習了慣性知識后,懂得如何利用慣性和避免慣性的危害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物理不單純是一門書本上的知識,更是身邊時時刻刻都能用到的一門有用的學問,從而更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寶貴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歸宿。素質只有華為習慣,才能成為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才是真正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教是為了不教”。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