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一種最為實際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率。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對學生學好數學,以至于使學生對數學進一步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的源泉,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些興趣。因而,老師在課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根據新教材的特點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數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他們知道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七年級數學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部分,教者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從實際生活中引入新的內容。例如:第一章以生產、生活中常遇到數的表示和數的運算問題。如:(1)以天氣預報2012年1月某天,建湖天氣為 -5°C——2°C的它的實際含義引出負數的這一概念。(2)以足球隊的比賽中如何確定球隊的凈勝球數,引出有理數的加減運算問題等等;第三章從《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中,包含各種形態各異的圖形,如從奧運村模型圖中找我們熟悉的圖形,從而引出直線、射線、線段、角等等有關的一些知識。教師要將這些引言部分講得有聲有色,通過老師的課堂上潛移默化,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二、注重思維形象直觀,誘發學生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從形象到抽象過渡的階段。在數學學習中,他們都比較喜歡認識一些具體、形象的事物。重直觀,輕概念,重記憶,輕了解。例如:用“字母表示數”中,由于字母在表示上的任意和不確定性,具有“代”、“變”的抽象形式,讓他們對原有的數的認識感到不太適應,因而老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加強對數學中引入法則的說明,老師應特別注重加強對直觀形象的具體教學,讓老師把學習內容處理成,符合學生原有認知上的一些東西,用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對“數軸”這一概念的教學,老師是應帶著一些實物上課,如溫度計,學生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位置的不同,就能讀出不同的數值,測量到不同的溫度值;與溫度計相似的,學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相應的刻度,標出對應的讀數、方向,同時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正數、負數以及0,那這樣的直線叫什么?這樣就引出數軸的概念了,這種講解的生動性,就能使學他們看到實物,想到形象,記下特征,不但使學生學有所感、容易記憶,而且也能使學生得到準確和深刻的理解。這樣的話處理教材就貼近學生,老師應認真加以充分運用,就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認識到直觀形象的教學,也對學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濫用,老師要特別注重類比的事物與新的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慎重考慮它們之間比較的科學合理性。
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
好奇是人的天性,是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創新的萌芽,學生對于他們自己不懂的東西,總喜歡問個為什么,或者有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老師則要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他們一起探討,激發他們求知欲望,這是他們主動觀察、思考和探索事物的動力,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先導。
1、把教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做這樣的游戲:讓學學們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然后將這個數乘上3,再將得到結果加上2并除以2,那么老師就能猜出你默記的數。這是為什么呢?好多學生都認為老師很神,這時老師就將當中的奧妙,講給學生,這時他們恍然大悟,從而增強學生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要充分調動好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收集相關的圖片資料、模型、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立體與平面圖形教學過程中,新教材中配有比較多的教具,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立體、平面圖形。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直觀、操作,等一些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與感知。同時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多觀察不同形狀的幾何體性以及實物圖,讓學生通過模型、實物,對不同的幾何體形成直觀的認知,這樣就能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正確的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數學概念,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水平,為他們學好這些知識點打下扎實的基礎。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不同的物體的不同的呈現方式,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在教學中安排一些競賽
例如:老師將相同的練習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列出的方程即可,看哪位同學列得既快又對,老師作為成績給予打分,鼓勵答得快和對的同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上的爭強好勝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提出思考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努力做到,讓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力求讓他們獨立思考,并以鼓勵、引導為主,努力創造和諧的課堂學習的氛圍,對待他們的作業,老師要及時批閱,通過反饋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先要先從自身中找原因,之后師生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加以改正,使學生一直保持對學習信心。
4.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發他們學習成功的欲望
教師應特別重視利用好課外時間,進行因材施教,讓一些優生和差生在數學上,都要有所進步。教師耐心輔導學困生,班級應成立幫扶小組,教者特別應注重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對于這些學生,老師給予他們多多的關心、愛護和贊揚,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從而使他們逐步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草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