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能力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多方面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物理學科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因此,作為教師,在物理教學中,一定要把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物理學科特點,總結了幾點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措施,希望能夠為創新化的物理課堂的實現有所幫助。
【關鍵詞】物理課堂;創新能力;質疑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的課題。在現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傳統的知識傳授方式依然是占據著主流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接觸的都是一些機械化的理論知識,一涉及到實際問題,學生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下手,而在此過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更無從談起了。要想改變這種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現狀,作為教師,一定要緊隨素質教育理念,在物理課堂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獲得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創新往往就來源于大膽的質疑,很多的發明創造往往就是發明者們“不走尋常路”,打破思維定勢而取得的成就。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讓他們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頭腦中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害怕犯錯誤,因為偉大的成就往往就是來源于無數錯誤經驗的總結。一旦學生養成了質疑的習慣,凡事多動腦進行思考,這樣,就會給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有利的溫床。
二、積極開展探究性實驗
物理學科是一門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自然學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而這個綜合實驗能力就包含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創新能力等多種能力在其中。在物理實驗中,大致可以分成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兩種實驗類型。在驗證性實驗中,主要是通過實驗的手段來驗證已知的物理概念、規律等,是一種提前知道實驗結果的實驗,而探究性實驗則是一種自主性較強,實驗過程具有探究性,實驗結果具有未知性的實驗。相較于驗證性實驗,在探究性實驗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大,由此可見,探究性實驗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要積極在物理教學中多開展一些探究性的實驗,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到“浮力”這部分的內容時,關于影響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筆者就帶領學生采取了探究性實驗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驗之前自己搜集一些實驗物品,包括空瓶子、木塊、自制的小紙船等,然后利用手中的實驗器材各自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然后來分別探究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狀態下所受的浮力的變化,針對不同的實現現象提出各種假設,然后再加以驗證。就這樣,在學生的集思廣益之下,各種各樣的實驗方案誕生了,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然而無論成敗與否,學生在此過程中創新思維能力是獲得了實實在在的鍛煉,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三、注意結合生活挖掘學生創新潛能
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來源于生產生活的學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物理學科知識有著廣泛的運用。這些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存在與每個學生身邊的物理知識相較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往往顯得更加生動鮮活,因此,學生對于這樣的物理知識也具有更多的興趣,而一旦學生對于知識投入較多的興趣,自然有助于思維活動的開展,從而進一步在積極的思維和探究中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要注意結合實際,從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事實上,在新版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就專門設置了一個欄目叫做《生活·物理·社會》。在這個欄目中,就把課本上的物理知識與當前的生產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例如,學習了“光的反射”這節的內容以后,在《生活·物理·社會》欄目中,就給學生介紹了有關角反射器—自行車尾燈的知識。說到自行車,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但是說到自行車尾燈,學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會對它太過在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自行車都沒有車尾燈,更談不上對尾燈進行探究,把它同“反光原理”的知識聯系起來。而通過對這節《生活·物理·社會》欄目的閱讀,學生不但了解了尾燈的構造、工作原理,同時也了解到尾燈的重要作用。就這樣,使得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課本上看似無用的知識,原來在生活中有著大用處,這樣,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加有興趣。并且,在課堂上,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還可以幫助學生指導生活實踐。就在閱讀了《生活·物理·社會》有關自行車尾燈的知識以后,一些自行車沒有尾燈的學生也回去給自己的自行車裝上了尾燈,這就是把知識生活化的魅力。在這種生活化教學活動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思考、多多探究,從而創造出各種生活小發明,這就是創新能力的體現。
事實上,進入21世紀以后,各個國家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而改革的重點大多都是圍繞著創新能力的培養來進行的,由此可以看出,各個國家對于創新能力的重視。因此,作為新時代、新課改浪潮中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緊隨潮流,努力在教學活動中踐行新課改理念,通過改進教學模式、改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主體潛能進行有效的挖掘,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符合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謝維翰.物理課堂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文理導航(上旬),2011年03期.
[2]豐建國.芻議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05期.
[3]張勁柏.物理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年第08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小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