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質量的概念教學活動是高質量的物理教學活動實現的前提和保障,因為物理概念是一切物理知識的起源和核心。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能否在學生接觸物理學科的啟蒙階段做好物理概念教學,將對學生以后的物理學習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己在物理概念教學中的一些感受,總結了一些開展物理概念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幾點問題,希望能夠通過有效的概念教學來推動整個物理教學工作科學高效的開展。
【關鍵詞】物理概念教學;生活現象;觀察能力;設置問題;實驗
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科的核心,物理學科的一切知識體系都是圍繞著概念建立起來的。因此,要想學好物理這門課,就要從概念入手,學好物理概念,并在此基礎上習得物理知識,培養物理能力。在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往往以記憶背誦的方式為主,在他們看來,學生只要能夠把概念記下了就算是掌握了。事實上,物理概念看似簡短的表述,其內涵卻很豐富,只要認真挖掘,可以通過概念的學習獲得很多的知識,這樣,會為更進一步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重視從生活中引入概念
物理學科是一門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物理現象、物理規律。在沒有學習物理知識之前,大多數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那些看似普通的現象蘊含的物理科學,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夠把學生這些不經意的現象同物理知識聯系起來,這樣,可以瞬間勾起學生的記憶,引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盡量從生活中來引入相關物理概念,在熟悉的生活經驗的幫助學生,學生會更有效的理解與這些現象相對應的物理概念,從而加強概念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到摩擦起電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在用梳子梳頭發的時候,如果天氣比較干燥或者用的是一些塑料材質的梳子時,頭發會沾到梳子上;在天氣冷的時候,當我們關上燈脫衣服時,有時候會發現有電光在閃動。以上這些現象,幾乎每個學生都親身經歷過,當教師把他們拿到課堂上,把這些現象與接下來要講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時,這樣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概念教學起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是人們認知世界、探究世界的第一步,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這樣,再經過一定的分析歸納,把它上升到理性知識的范疇,這就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而概念的形成也是同樣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想進行有效的概念教學,就要從第一步觀察開始抓起。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讓學生養成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習慣,這樣,在有目的、有計劃的科學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獲得感性知識,再通過一定的歸納總結,把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層次,從而自然地引出相關的概念。例如,在講到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小車在不同物體,如毛巾、棉布、玻璃板等的表面運動的情況,從而通過對不同運動情況的總結分析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通過這種觀察而得來的概念,由于是建立在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因而,學生在理解和應用起來都會更加地得心應手。
三、重視問題的設置
問題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在概念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但是怎樣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范疇呢?這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設置一定的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這樣,有利于把學生的感性認識推上理性認識的道路之上。例如,在講到電阻的概念時,首先讓學生觀察一段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分別穿有小燈泡、銅絲、鎳鉻合金絲。通電以后,學生經過觀察以后發現,在串聯電路中的不同位置,小燈泡的亮度不一樣。由這個表面現象。學生大致得出了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程度不相同的結論。到了這里以后,怎樣將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化下去呢?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問題:思考一下,決定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因素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出現,可以使得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擴展,這樣,通過討論、探究,才能夠得到結論:影響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因素有橫截面積、溫度、材料、長度這樣幾個因素。由此可見,在關鍵時刻設置有效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到更深一步的思維活動中來,從而推動概念的進一步形成。
四、重視實驗手段的運用
實驗是驗證物理概念規律的重要途徑,在形成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往往是按照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樣一個順序進行的。因此,在概念教學中,實驗手段的運用也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學習電阻的概念時,當學生猜想到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橫截面積、長度、溫度、材料時,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通過實驗的方式來對這些猜想加以驗證,這樣,才能夠得出最終的結論。例如,學生可以分別取長度和粗細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導體來對比電流的阻礙作用;長度和材料相同,但粗細不同的導體對比電流的阻礙作用;粗細和材料相同而長度不同的導體來對比電流阻礙的作用;粗細、長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溫度不同的導體來對比電流阻礙的作用。這樣,通過實驗的方式,可以直觀地驗證前面提出的假設,從而最終獲得結論。
概念作為整個物理科學的基礎,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概念教學活動的科學有效性,要一改往日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概念的方式,真正地按照概念的形成過程一步步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進而學會應用概念,這樣的概念教學才能夠使得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和應用相關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學好物理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李鳳金.試析初中物理教學中概念的引入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12期.
[2]盛建國.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難點與突破[J].學周刊,2011年19期.
[3]姜華.如何開展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年第Z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十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