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要防止其放任自流、信馬由韁。教師做為引導者,應該“掌控”好總復習的每一個進程。注重課前,抓實課堂教學 加強落實課后,課前、課堂、課后三管齊下開展中考物理復習有效教學,在教與學中幫助學生重構和深化知識,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的復習方向,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關注學生復習的效果,才提高復習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關注學生情感,重新點燃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復習的意向
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每復習一個內容時,都以知識梳理的框架結構去引導學生關注課本,在課前完成知識梳理的時候,教師及時檢查批閱,讓學生感受到“學然后知不足,學然后知困”,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又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練習后都能找出不足,引起學生復習的意向,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使復習真正建立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
二、關注閱讀課本,注重知識體系的梳理,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網絡
總復習階段,教師從知識的整體性、系統性方面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指導學生把相關的各章節中零散的、單一的知識點重新進行歸納、整理,將已學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分類列表和框圖形式把知識串成線、連成網,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筆者的總復習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在學生關注物理課本,瀏覽復習內容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對復習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形成一個知識網絡。筆者一般事先列好一個框架,再讓學生填內容,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概括,將零亂的知識整理成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合乎邏輯、能體現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將書本“越讀越薄”。這樣有利于學生記憶,有利于學生在應用知識時進行檢索和遷移。
三、關注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的營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者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在復習機械運動時,筆者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明運動是絕對的概念;用“飛花兩岸照晚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說明靜止是相對的概念;用陶淵明的“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都可以復習相對運動等。包括上文筆者提到的讓學生自己當“老師”和“裁判”的有趣方式方法等。總之,發揮想象,多方運用生動、形象、有趣的講法,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堂氣氛活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使用自主學習的課堂形式,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溫故知新,加深印象,而且能培養他們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主動吸收的良好習慣,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
四、關注課堂角色轉換,注重方法滲透,體驗充分參與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抽簽的形式,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被提問的可能。答對的學生可以為下面被提問的同學選題,而對答題出錯的學生,我先對正確的部分給以充分肯定,以保護其勇氣和積極性,再請同學幫他們分析糾正不足之處。
在復習課上,筆者很少讓學生上黑板做題,會精心編寫一些比較基礎的例題讓學生講解,讓他們當“解惑者”,其余學生當“評價者”,指出“解惑者”解法的優缺點,老師只需在旁適時地稍加評點。這有利于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比如:一燈泡正常工作時兩端的電壓是6伏,電阻是10歐;要使小燈泡接在9伏的電源上時能正常發光,應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臺上“解惑者”在講題的時候,臺下學生的思維會處于一種很活躍的狀態。這時,及時鼓勵學生輪流上臺發表自己的見解,會產生不同的解法。針對學生的不同解法,筆者就及時復習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相等、電壓比等于電阻比、有分壓作用等。這樣,筆者用一個巧妙的設計,僅僅通過一個習題就輕松地把“串聯電路”的知識點復習了,而整個過程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學生則真正成為了學習與發展的主體。
我們讓學生內化學習,改題海戰術為學法指導。每一類例題評講后讓學生充分討論解題思路,在經歷整個思維的過程中提煉解題的一般方法,用學生自己的語言描述,盡可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課后,老師只需要布置幾個不同類型的練習加以鞏固就能使學生掌握這類題的解法。
五、關注學生復習效果,注重信息反饋,珍藏失誤,收獲成功
每堂課留給學生進行檢測的時間一般在10—15分鐘,采取課堂檢測的形式進行考查,題型多樣,可選擇、填空,也可以是計算、實驗探究;題量6—8題,但針對性必須強,難易適中,讓學生都有事可做,有收獲,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完成后,可采取教師面批,或學生間交叉批閱的方式進行評分統計。課后測試一般安排15—20分鐘的題量,在教師的監督下完成,此時完成測試的獨立性和可信度尤為重要,真實反映學生復習效果,為下一節課復習的開展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建立錯題集,使用錯題集以后,每個學生各種情況下的錯題都按本來面目集中到錯題集上,這就等于建立了臺賬,師生復習都有準確的依據。平時指導學生訂正分析時,將錯誤類型相同的歸集在一起,找出共因,采取相應的糾錯補救方法。單元和期中、期末復習時,指導學生將錯題全面分類,一按內容分類,使知識系統化;二按題型分類,化繁為簡,集中目標;三按錯因分類,可以舉一反三,事半功倍。除了關注學生的錯題處,就是關注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
在中考復習中,教學不僅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減負增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泰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