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有效運用不僅反映一個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夠巧用語言藝術,可以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效率,增強化學課堂的魅力。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實踐體會,總結了一些在教學中語言使用上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在化學課堂上,通過有效的語言藝術的運用,能一改化學課堂的枯燥乏味,使得化學課堂變得熠熠生輝。
【關鍵詞】化學學科;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語言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最主要的工具,教師運用什么樣的語言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對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明顯感覺到化學學習非常吃力。在高中階段,很多化學知識點不但繁瑣,而且相較于初中更加抽象難懂,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注意語言藝術的運用,很容易讓化學課堂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要通過生動、有趣、形象的教學語言提高化學課堂的吸引力,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魅力。
一、注意語言的準確嚴謹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教師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無論是闡述化學概念,還是描述化學現象時,都要注意語言使用的科學嚴謹性。很多時候,看似無關緊要的詞語省略或者替換,可能會發生很大的歧義。例如,在講到酸的概念時,按照概念表述,酸是指在溶液中電離時,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在這個概念中,不能隨便地省略或者改換任何用詞,像是“全部”一詞,如果把這個詞換掉或者省略掉,就會改變酸的準確的內涵。例如,NaHSO4雖然它能夠電離出氫離子,但是它還能電離出鈉離子,因此,根據酸的概念,它就不屬于酸。如果講到酸的概念時,沒有咬文嚼字,不注意用詞的嚴謹性,就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所以說,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語言的使用一定要準確嚴謹,這樣才能夠保證在理解化學概念、規律等知識的時候準確無誤。
二、注意語言的簡潔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簡潔的語言來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時間里,如果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啰啰嗦嗦的說上一大堆,不但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并且很多時候,表達的太羅嗦反而講不清楚。與其它語言相比,化學語言往往就具有簡潔性的特征。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運用專業性的化學語言來講解,這樣,會避免啰嗦的語言所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通過簡潔的語言,不但能夠準確地說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簡潔的語言也大大提升了教師教學語言的魅力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注意語言的生活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時候,一些專業的學科語言一定要嚴格的運用。然而,這并不等于我們的教師在上化學課的時候一定要把知識描述的晦澀難懂、高深莫測,否則,不但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聽起來高深莫測的化學知識也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在不影響表達的準確性的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生活化。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酯”這節的內容時,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就給結合了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提出問題:“我們吃東西往往是越新鮮越好,而在喝酒的時候,很多人卻喜歡喝陳年老酒,也是常說的老酒沉香,為什么酒放時間長不會變質反而越來越香醇呢?”對于這個生活化的問題,學生顯得非常感興趣,一旦勾起了學生的興趣,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會表現的更加積極,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意語言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在課堂上,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更容易讓學生心情舒暢,而在輕松的心態下,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敏捷。如果教師想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時候就需要趣味的語言來幫忙了。例如,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很多的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在記憶起來往往是記了忘,忘了記,反反復復。這樣,不僅給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同時也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運用一些有趣的記憶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這些知識,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鹽類的水解”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口訣來記憶鹽類水解的規律: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雙水解; 誰“強”顯誰性,雙“弱”由K定。這樣朗朗上口的口訣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規律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學生一邊讀著有趣的口訣,一邊進行思考和學習,這樣,整個課堂氣氛顯得輕松異常。
五、注意非口頭語言的運用
我們所說的教學語言藝術不僅是指口頭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還會經常用到一些非口頭語言,像是教師講課過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勢、動作等。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一些非口頭語言的有效運用,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往往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例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常常會用眼睛與學生進行交流,這就是一種教學語言的運用。然而,當教師在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的時候,切記不能只盯著少數幾個學生,而是要注意把眼神投向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這會使得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進而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
對教師而言,語言是思維的外在反應,如果教師語言上過于貧乏,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這不僅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必要條件。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重視語言藝術的點滴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使得化學教學活動在恰當的語言藝術的運用之下朝著更加高效、科學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彬.淺議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年05期.
[2]周凱.注重課堂語言藝術,提高化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2年第29期.
[3]崔文民.化學教學的語言藝術淺談[J].吉林教育,2003年第Z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