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學生走向社會后具備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是素質教學的根本任務,只傳授簡單的知識與技能是片面的,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化學實驗能使學生的各項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側重闡述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在素質教學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當前,很多老師在化學教學中很重視實驗教學,但教學效果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他們主要側重于學生的技能訓練,忽視了實驗的趣味性、開放性及探究性。那么,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實驗的趣味性、啟發性及探究性,進而提高實驗的教學質量呢?
一、重視化學實驗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初中學生在剛接觸化學學習的時候,常常被實驗所吸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常見的實驗不怎么感興趣了,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下降。根據這樣的情況,老師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鐵樹開花”。用幾根細鐵絲,將它們的下端擰在一起并插在軟木塞上,然后用雙面膠固定在桌面的玻璃片上,再將一些浸過酚酞的棉花團系在細鐵絲上,然后在玻璃片上滴幾滴氨水,并用大的燒杯罩住細鐵絲,一會就能看見鐵絲上的棉花變成了紅色!就像一棵開滿紅花的樹?;瘜W上有很多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老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收集一些。
二、重視化學實驗的開放性
新教材上有很多的化學實驗,這些實驗安排的合理,并緊扣化學原理,但在很多的教學中,老師常常這些實驗,當做訓練學生實踐能力來進行教學,學生在預設的、規范的實驗操作中,擠壓了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假如在具體的教學中作一些改進,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得到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氧氣實驗制取的時候,老師總是反復強調某些操作必須注意,否則試管會炸裂,可學生并不知道試管的炸裂是什么樣的?很多學生將試管炸裂理解為爆炸,為了防止試管炸裂,學生只能按照老師說的操作注意點進行實驗,從學生內心講他們是很想知道試管炸裂是怎么一回事的。這時,老師可以安排一個試管炸裂的實驗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用試管、試管夾、玻璃片、玻璃導管、鐵架臺、水、水槽、酒精燈等等做試管炸裂的實驗:首先,將玻璃片蘸些水并用試管夾夾住,放在火上燒一會兒,并在玻璃片上滴上幾滴冷水看看玻璃片是不是炸裂;然后,將試管、橡皮塞、導管連接好,并固定在鐵架臺上,導管的尾端插入水槽的水中,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的底部一段時間后,立即移去酒精燈,可以觀察到水從導管吸入試管內引起試管炸裂。這樣使學生理解了試管炸裂的原因是因為試管的熱脹冷縮造成的,同時又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使學生懂得了試管炸裂并不是爆炸。這個實驗可以安排在氧氣的實驗制取學習的前面,有利于學生在制取氧氣的時候注意。
在學習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時,可以將實驗這樣的設計:將燒杯里注入熱水,用薄的銅片蓋在燒杯口上,然后在燒杯的熱水放一粒白磷,在燒杯口的銅片上的兩邊各放一粒白磷與紅磷,一會兒就能看見銅片的白磷燃燒起來,而燒杯的白磷與銅片上的紅磷都不能燃燒。這就就能幫助學生理解燃燒的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那么,然后讓銅片上的紅磷與熱水中的白磷燃燒起來呢?使銅片上紅磷燃燒方法容易想到,只要加熱就行。而熱水中的白磷要想燃燒起來,很多學生思考不出,這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思考的關鍵是要得到氧氣,畢竟熱水的溫度已經達到了它的著火點。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自然的想到: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至于如何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大部分學生能知道,只要將氧氣的實驗制取裝置中的導管插到白磷旁邊就行。當學生知道了實驗原理后,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了。
開發性的實驗,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重視化學實驗的探究性
傳統的實驗教學,常常用來驗證化學原理或者就是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而新課改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因此大力提倡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的方法,體驗學習的過程。那么,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做好探究性實驗呢?比如,CO2的實驗制取是一個很好的探究例子。老師可以在教學前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通過預習知道實驗室制取CO2常用稀鹽酸與石灰水,為什么用這兩種物質,而是不其他呢?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有點難度,老師可以進行引導:大家能寫出多少個生成物里有C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學生進行會議、歸納:碳在氧氣中燃燒;碳酸分解;甲烷燃燒;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煅燒石灰石;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等等。很多學生認為這些反應應該都能制取CO2的,老師要幫助學生怎么排除:碳在氧氣中燃燒,收集的CO2里肯定含有氧氣;碳酸很不穩定,難以成品;甲烷燃燒與碳在氧氣中燃燒類似,生成的CO2里含有空氣;煅燒石灰石需要很高的溫度,這個條件是實驗室不能具備的;至于為什么不用碳酸鈉與稀鹽酸,不用稀硫酸?最好讓學生親自做一下實驗。老師給每一位學生發幾支試管以及需要的藥品,讓學生自己做下實驗,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的速度太快,無法控制,快的將反應物都要隨CO2氣體噴出來;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的速度同樣很快,無法控制;而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的時候,很快由于碳酸鈣的表面積累了白色物質,阻隔了反應稀硫酸與碳酸鈣接觸,反應終止。因此,學生通過親自的實驗,最終理解了為什么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CO2。
總之,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靈魂,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是化學教學的關鍵,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僅要做好實驗,而且要讓學生喜歡實驗,樂于實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