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在更新,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作為一線的初中化學教師,我們也都開始關注如何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如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效。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當面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輕松愉悅,培養師生情感
良好的師生情感是有效教學的土壤,我們只有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蹲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掌握學生思想、學習、生活中的熱點和興奮點,努力使他們的心理得以滿足,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標。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教師提出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需求,從而產生強大的動力去學習。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向重視班級間的差異,根據各班的綜合水平,在同一教學目標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理解力不是很強的班級側重點放在講清概念、狠抓基礎上,再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幫助他們對內涵作進一步的領會;而比較靈活,敢于質疑的班級,則對內容適當的加深。此外,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也要關注。對于學習輕松的學生,我們可以適當“加壓”,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則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掌握基礎知識,也要經常與他們推心置腹地交流,將他們的閃光點挖掘出來。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成長,聆聽他們成長的聲音,捕捉他們成長的足跡。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障礙時,我們要耐心地對癥下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旦,學生從老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愛,即便是投以一個鼓勵的眼神,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信賴和崇拜感,建立了這種良好的師生情感,那么,學生自然會愛上這門學科。
二、巧設實驗,引發學習興趣
化學這門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反應現象的激烈奇幻、生動鮮明很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如有趣的實驗“清水變牛奶”、“水火相容”、“魔棒生煙”等等都能直接反映出物質的性質或物質間相互反應,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觀察中會增加。但很多的課沒有現成的教具來進行實驗,從而不能將化學課實驗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筆者以為,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絕大多數的化學課我們都可以想辦法通過設計實驗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筆者在教學“燃燒和滅火”這一知識點時,先演示了“燒不壞的手帕”實驗,學生通過一番觀察后,對本節課的知識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時筆者引入新課水到渠成。
三、靈活運用,關注教學方法
教學的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教學方法是否靈活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著關鍵的作用。要達成學科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主要體現在教師的策略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時時會提醒自己:即便是一堂課上的不同部分內容也不能千篇一律,將一法進行到底。因此,筆者會依據教學內容,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將教學模式適當的調整,精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遷移知識、拓展問題、設計練習等多個環節上,始終保持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問題探究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的良好狀態,真正實現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如筆者在教學“二氧化碳” 性質時,提出了一組實驗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CO2與空氣兩者相比,哪個密度大? CO2通入水中有什么變化,我們通過什么方法來檢驗?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CO2滅火有什么原理?你們會制作一一個簡易滅火器嗎?接著再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最后,筆者讓每組學生派一名代表發表觀點,達成一致意見。整堂課學習氛圍濃郁,可見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能讓課堂充滿生機。
四、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無論是哪門學科,一般都是通過練習來檢驗教學效果、鞏固知識的,它既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又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必備條件。在這一環節中,我們要注意兩個方面:在訓練量上,千萬不能再用“題海戰術”來壓制學生,只有做到精選精練,限量用題才能事半功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對精彩的試題能認真消化,切實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都說優秀的教師是做一百道題給學生練一道題,這不無道理。此外,在講解方面也要特別注意,只練不及時講是空的,因為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會質疑,這時就是教師幫他們解開疑惑的良好時機,所以筆者會講練習的時段認真了解學生在學習遇到的難點和癥結,及時捕捉教學中的反饋信息,從而收到較高的教學效益。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以生為本,汲取傳統教學的成功經驗,以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優化,注重策略,精心設計,機智調控教學過程,精講導學、巧問誘思,把主動權真正地交還到學生手里,最終我們會欣喜地發現,學生的智慧給啟迪了,學生學得輕松了,我們的課堂也因此變得活力四射。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惠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