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評價教學成效的重要標準,受制于中考應試壓力影響,初中生在課業負擔重、學習時間緊的狀況下,如何有效完成生物學習目標,是每一位生物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的課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師應當發揮非智力因素作用,并充分優化改進教學模式,將教學活動進行有效延伸,綜合著力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課堂
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要注重教學研究,不僅要研究教材、教學方法,還要研究學生特點,立足于初中生身心發展實際以及初中生物教學特點,打造素質化高效生物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情感,提高學習興趣
1、師生之間建立良好關系。初中生進入了青春期,在這一發展時段,學生的心理更加敏感,渴望獨立、渴望得到尊重,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投入程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不僅從學習上關愛學生,還要從生活上關心幫助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無私,以此為生物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2、培養生物科學探究欲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設法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由此為生物教學的有效開展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可以從一些趣味生物現象、形象化生物實驗入手,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科學的奇妙之處,也可以向學生介紹當前生物科學發展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講述生物科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發揮積極情感促動作用。成功、滿足等積極情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尤其是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方面作用較為明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給予學生鼓勵表揚,凡是學生取得學習成果之處都要進行鼓勵,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以此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生物學習之中。
二、構建高效初中生物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1、發揮信息手段作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手段,在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和促進功能,一些生物實驗耗時較長,不可能在一節課上進行完整演示,對此,教師可以選取這一實驗全過程錄像,將其中各個環節節點變化顯著之處剪輯下來,在教學中以視頻形式進行播放,讓學生對于整個實驗過程具有全面的了解,并具有直觀的演示效果,幫助學生鞏固理解效果。運用多媒體手段還能夠向學生介紹當前生物發展各方面的知識,有科技最前沿的成果,有教材相關內容的補充信息等等,這樣的手段能夠讓教學活動更加生動豐富,有助于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2、發揮課前預習作用。初中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教師應當將一些基礎性知識目標以及背景資料等方面的學習要求,落實給學生在課前通過預習方式完成。教師要指導學生擬定預習提綱,通過上網搜索、查閱資料等形式自主獲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信息、背景資料,同時初步了解教材內容,有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深度探究。預習活動實際上是生物課堂的有效前延,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成效,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發揮自主探究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要通過搭建載體、給予空間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對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進行優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獨立思考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并與小組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合作,積聚大家的智慧提高學習成果質量。
三、注重優化師生互動模式,提高投入程度
1、多給予學生啟發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雖然與其他同學開展了合作交流,但是受制于其自身知識層次方面的影響,他們并不能完成全部學習目標,在一些重難點環節會遇到障礙。此時,教師應當發揮啟發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幫助學生選準正確的思路,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給予。
2、多兼顧學生學習基礎。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開展課堂師生互動時,既要兼顧到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要考慮學習基礎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在課堂提問中,要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有深奧的,有一般的,也有簡單的,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回答的內容,能夠讓他們積極參與融入到學習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多考慮學生生活實際。生物是一門來自于自然、生活的學問,每一章節的內容都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本地區的自然狀況,進行教學內容的羅列,舉例分析研究,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形象的生活感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四、強化生物課堂教學延伸,提高鞏固效果
1、發揮興趣小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興趣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針對生物教學中講解的知識點開展課外研究活動,如,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義,將其作為研究課題,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研討,增強對這一方面知識的掌握成效。
2、發揮專題活動作用。每年教育主管部門聯合科研部門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活動,如自然科學小論文競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此類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在活動中鞏固和深化對生物學習內容的理解效果,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生物綜合素質。
3、發揮專門研究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自然界的一些特點,尋找與生物教學的結合點,科學選擇一些研究課題,如,本地區酸雨形成原因分析,生物多樣性保護狀況等等,讓學生在課余開展研究分析活動,實現鞏固所學知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程要求,立足學生身心發展實際,將其與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融合起來,打造有效生物課堂,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紅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