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本課內容比較淺顯,但趕海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非常遙遠的。如何借助文本,通過反復朗讀來感受趕海的“趣”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激“趣”
1.課前我們欣賞了悠揚動聽的歌曲(學生說)《大海啊,故鄉》,每當唱起這支歌,作者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你們想去趕海嗎?齊讀課題。
2.下面讓我們乘上詞語的快車向著海邊出發吧!
出示詞語:誰想來讀一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讀著讀著,你想到了什么?
那趕海有趣的一幕一幕就好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相機板書:趣)
二、朗讀感悟,緊扣“趣”字
1.讓我們一起去沙灘上看看吧!
你瞧,(多媒體出示)
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很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
自由地讀一讀。你覺得這時的海灘上怎么樣?
2.讓我們走進人群去看看他們在做些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
自學要求: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具體寫了哪幾件趣事?
2.用橫線劃出你認為最有趣的一件事,還可以與同桌交流。
學生自己學習第3自然段。
3.匯報學習成果(根據學生匯報,交流幾個趕海的有趣的場面)
(1)這兒具體寫了幾件趣事?
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摸海星 抓螃蟹 捏大蝦
(2)你認為哪件事最有趣?
(根據學生匯報,多媒體相機出示這幾個場面)
A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大屏幕出示句子)
師:“摸呀摸呀”你為什么摸得那么慢呀?
生:我在認真仔細地摸。
師:摸到了海星心情如何?(興奮,驚喜)
指導朗讀,讀出興奮與驚喜。評價,“嘿”充滿了驚喜,你可真會讀書!能夠抓住關鍵的字詞讀出作者的情感。
過渡:還有什么事也有趣?再相機出示
B生: 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做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1)師:抓螃蟹有趣嗎?讓我們來演一演好不好?讀明白了,才能演得好。大家再讀一讀這段話。(學生自由讀)
(2)讀好了嗎?誰想來讀?(指名讀)評價:他讀得怎么樣?
(3)讀得不錯,我問你,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為什么只努努嘴兒,不做聲呢?
生:怕把螃蟹驚跑了。
你們努努嘴兒給我看看呢!學生表演。
評價:真安靜,看來讀明白了。或者:有極個別人沒有明白,還發出聲音,這樣螃蟹可要被嚇跑了喲。你剛才演得最像,就你來抓螃蟹。
(4)螃蟹在哪?(指名表演螃蟹的學生)
老師來扮演小作者,和你們合作一下。
表演結束后:
師:采訪一下抓螃蟹的小伙子,你的手被夾得還疼嗎?下次還抓不抓了?為什么?
再采訪一下這只螃蟹,你剛才為什么要東逃西竄? 生說原因。
師:因為你不甘____束手就擒,所以你____(學生說:東逃西竄)
師:下次可要小心哦!
出示: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1)出示: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咦”和“哦”用紅色標出)
大家看這兩句話,如果我將這兩個紅色的詞去掉,你們再讀讀看,這樣好不好?為什么?
生:小作者開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發出了疑問“咦”?后來當知道大蝦在逗我時,恍然大悟,“哦”。更有趣味。
你能將這種感覺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在這段話中,你還覺得什么地方很有趣?
(2)(據學生回答)大家看這就是戲臺上的武將,仔細觀察,他看起來怎么樣?威風凜凜的。威武、勇猛。(介紹:他的紅纓和靠旗看起來特別____威風)
這兒武將指的是____?(大蝦)老師有個疑問,為什么把蝦比作武將?你真會觀察!你能把大蝦的神氣讀出來嗎?指名讀。
(3)不過威風凜凜的大蝦們,你們可別太神氣了,因為____引讀:“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那么勇猛的大蝦,此時已成了我的手下敗將。
師板書總結,引導說話練習:今天,我們追著浪花,去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感受了趕海的樂趣。你趕過海嗎?
學生再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趕海的樂趣。(配樂學生朗讀)
三、引導想象,體會樂趣
1.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太陽偏西了(引讀第4自然段)____
2.讀了這段話,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引導學生說話)
3.當我們帶著“戰利品”,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暉,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由得又哼起了那首最熟悉的歌謠。最后讓我們再來欣賞《大海啊,故鄉》 (課堂在《大海啊,故鄉》悠揚的音樂聲中結束。)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