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注重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鑒于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中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精心設計良好的導課環節,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數學;游戲導入;故事導入;情境導入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注重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鑒于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中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精心設計良好的導課環節,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筆者就此作簡要闡述,與同行分享。
一、精心設計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導入新課
做游戲,無論是對于孩童還是成年人,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活動。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可以有效提高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提高效率。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針對初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將數學問題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相結合,使學生在興致勃勃的游戲過程中以愉悅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等可能性》這一章節時,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即安排一名同學被蒙上眼睛站在中間,并確定他(她)確實看不見。然后,讓其他同學們站在他(她)的周圍,不許發出聲響。在開始游戲之前,教師先“宣布”游戲規則,即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的同桌,那么,他(她)就可以任意指定一名同學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同一個小組的成員,那么,被摸到的同學就得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摸到的既不是同桌,也不是同一小組的成員,那么,他(她)必須繼續被蒙上眼睛。教師說完游戲規則,順勢提出問題:“同學們預測一下,他(她)能摸到同桌嗎?他(她)能摸到同一小組的同學嗎?上述兩種情況,哪一種情形出現的機率更大一些?……”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帶著問題做游戲,并在體驗游戲的快樂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被教師帶入教學情境,并以極大的學習熱情學習了數學知識。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導入新課,有效地引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良好的情感體驗中投入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通過有趣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導入新課
幾乎每個人都講過故事,有的人把故事講得條理不清,枯燥乏味,使聽者感覺索然無趣,有的人能把同樣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使聽者興致盎然,聚精會神。教師如果想在數學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就得學會講故事。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小故事巧妙融合,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應用”時,為了使學生對于“勾股定理”中“勾”和“股”的由來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加深認識,可以采取給學生講故事的方式作為授課的開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三角尺……中國古代把較短的直角邊稱為‘勾’,把較長的直角邊稱為‘股’,把斜邊稱為‘弦’……我們這堂課所要學習的勾股定理是中國古代三千多年前的一個名為商高的人發現的。他發現這個定律之后,向當時的國王周公稟報,說是把一根鐵絲的兩端連接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的話,那么,‘弦’就是5,國王聽了很是驚喜,讓他當場驗證,驗證的結果使在場的君臣們嘖嘖稱奇……后來,勾股定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國人的大智大慧是世界所公認的,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必定能夠‘長江后浪推前浪’,超越古人……”教師通過講故事導入新課,傳授知識,不僅引發了學生對于中國古人的敬佩之情,提高了民族自豪感,還增強了同學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促進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導入新課
問題情境的成功創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產生繼續進行的迫切愿望,有利于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創設富有情趣的問題情境以導入新課。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從三個方向看”這一內容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展示廬山壯觀景色的一段詩配畫視頻,提示學生一邊觀賞廬山的獨特美景,一邊仔細聆聽其畫外音,當聽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時,教師暫停播放,向學生簡述這第二句經過反復推敲的過程,即第二句原本是“到處看山了不同”,后改成“遠近看山各不同”,最終,蘇東坡與朋友游玩唱和,共同推敲,才改成“遠近高低各不同。”然后,要求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這兩句詩詞的優美意境。正當同學們陶醉于文學之美的時候,教師話峰一轉,提出問題:“同學們,既然從不同的方向看廬山,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那么,試想一下,從不同的方向看其他的物體又會產生怎樣不同的視角效果呢?……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里的圓柱體(或長方體、圓椎體等)……”教師通過巧妙設疑,水到渠成地將學生引入到教學主題中,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
總之,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通過充滿情趣的多種導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王明志,數學教學中的興趣激發[J],丹東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2]陳群安,引起興趣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點體會[J],中學數學,1983年0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杭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