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教學形式。課堂提問能促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對當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更能大大開闊學生的思路。
【關鍵詞】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技巧與方法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它不但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的快樂、思維的提高。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給學生創設特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成為師生交流、對話,共同發現、理解知識的重要途徑和必備手段。如何進行有效提問,真正問出實效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動力,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維,執著地探索。提供學生熟悉的問題情景或認知矛盾,引起學生關注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并體會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情境不僅是導入,而是相關學習活動的認知基礎。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若是能適合學生自身特點和學情,聚集住學生的目光和思維,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就會提高,課堂氛圍必然也會輕松和諧,因此,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問題情境能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
課堂提問必須明確提問的意思,提問用詞要準確流暢,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否則會誤導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可涵蓋太多的信息量,要突出重點。例如在講解“如何畫平行四邊形”這一問題時,可以設計提問(1)平行四邊形有哪幾種識別方法?教師可以從邊、角、對角線三方面加以提問,并進一步提問(2)利用一些木條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木框,你認為應該怎么做才比較迅速并說明理由。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兩個問題之后,再提出問題(2)是否可以看成問題(1)的一種特例的應用?
這樣既讓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個系統的全面掌握,又能把它們應用于實際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教學的預期目的。
三、課堂提問要有思考性
思考性是提問的價值所在。教師要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設問。在知識的關鍵處提問,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在思維的轉折處提問,有利于促進知識的遷移,有利于建構和加深所學的新知。設問可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學習新知識,得到新規律,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漸進性,既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學生能通過努力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鼓勵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
四、課堂提問要有生成性
應該說,有許多提問是可以預設的,上課時給學生分析難題常能百發百中。但也有許多問題是在課堂里動態生成的,因此教師不僅要會問,而且還要會聽,課堂生成問題往往是在學生的回答中產生的。強調問題的生成性,并不等于教師不要預設,而是強調更多的預設。在備課時應該預設學生學習活動過程,預計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能生成的問題。我們要研究的是如何預設得不留痕跡,如何在教師很高超的預設下,使學生感到自己的主動創造很多。優秀的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生成問題的過程。
五、課堂提問要有發散性
有效提問需要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的設計發散式的問題,可以增強思維發散與知識交叉,增加思維的廣闊性。發散性提問就是思維的出發點與問題之間呈多點、多方向聯接,由一點向多點、多面擴散。一題多解、題目引申推廣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從一題多解、變式訓練,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向思維,把各個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發展了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教學中,利用原有的問題進行變式、擴展,圍繞問題層層深入、剖析,不僅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開闊學生的視野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課堂提問要有思考時間
回答問題,總是需要思考,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后,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的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例如在“平行線”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1)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你們認為這句話里哪個詞最重要?學生回答在“同一平面內”之后教師繼續追問:回答得不錯。為什么呢?你能給我們舉個反例嗎?在這過程中,必須給學生思考回答的時間,不能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上能夠“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達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目的,回答也更加完善。
七、課堂提問要有評價性
無論什么樣的課堂,評價幾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在評價時應帶著濃濃的情感,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
“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教學藝術,要掌握好這門藝術,教師就應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化課堂的“問”,“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通過有效提問的實踐,真正優化課堂教學,做到厚積薄發,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
[2]《基礎教育論壇》2009.1——《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探究》
[3]李求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