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地理復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的關鍵時期,第一輪復習的扎實程度,是決定高考成敗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達到低耗時、高效率呢?
【關鍵詞】地理;一輪復習;對策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高考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歷年高考試題都離不開“以能力立意”這一主題。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的關鍵時期,第一輪復習的扎實程度,是決定高考成敗的關鍵。我認為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思路應堅持以高考考試說明和大綱能力的要求為出發點,根據高考中題目的立意和表達形式的新變化加以認真復習,狠抓基礎,重視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主。
一、緊抓課本,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完整知識網絡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一輪復習的主要對象是基礎知識。近幾年高考試題突出了對地理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基本技能的考查,高考地理總共八本教材,地理內容繁雜,考試范圍廣,復習時間緊。因此,學生復習時要有計劃、有目標,并且要突出重點,根據自身的知識結構、遺忘程度來自主閱讀,查漏補缺。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把握學生動態,合理安排學習進度,靈活處理教材內容,指導學生全面復習。同時,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已經復習過的地理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并要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于理解性記憶和回顧。比如:學生在復習時首先必須形成這么一個知識網絡:高考內容共三大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自然地理的核心是“運動”,主要包括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運動、地殼運動、物質循環等;人文地理的核心是“區位”,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商業、旅游等區位;區域地理的核心就是“區域”,主要指初中四本教材,包括世界地理(2本)和中國地理(2本)兩大部分。而這三大塊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其中,區域是基礎,運動、區位是核心,選修教材是拓展延伸。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的整體教學策略是:夯實基礎,圍繞核心,適當拓展延伸。高考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緊抓課本、夯實基礎,是高考一輪復習的關鍵。
二、重視歸納,形成固定答題模式,以不變應萬變
地理作為文科中的理科,其規律性、原理性較強,通過歸納總結,我們就會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以不變的套路來應對萬變的試題,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復習完自然地理環境要素之后,我們引導學生對各地理要素做了以下歸納:①地形特征主要從地形類型、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分布等方面概括;②氣候特征主要從氣溫、降水及水熱組合等方面概括;③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從徑流量的大小、水位的變化、含沙量的多少、有無結冰期等方面概括。同樣,在復習完人文地理之后,我們引導學生對區位因素做了歸納對比:①農業區位因素:包括地形、氣候、水源、土壤、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政策;②工業區位因素:地形、水源、原料、能源、市場、勞動力、交通、科技、政策;③城市區位因素:氣候、地形、河流(湖泊)、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游;除此之外,還有交通區位、商業區位、旅游區位等等。再比如,通過對“魯爾工業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分析傳統工業的區位條件、存在問題、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這樣通過歸納,形成固定的答題模式,要求學生在做題時一一對應各因素,找出共性,并結合題中信息,突出個性,從而順利的完成考試題目。例如,在2010年新課標全國卷中有這樣一道題:“讀圖分析,圖中所示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條件。”解答該題可以分兩步走,一是明確旅游資源評價的思路,即從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市場距離、交通通達性、地區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等方面進行分析,也就是從我們歸納出來的套路著手;二是結合圖中有效信息,把圖中信息與思路相對接,這樣,完成本題就輕而易舉了。
三、適量練習,循環復習,及時鞏固知識
前面我們要求學生緊抓課本,同時,還需進行適量練習,由題及類,做到觸類旁通。一般情況下,對于文科的學習,同學們覺得復習過程中重點是看、背、記,而動筆的行為似乎不多,其實,越基礎的東西越容易出錯,我們覺得背熟了理解了的知識,事實上只是記了個大概,如果我們在復習過程中邊看書邊動手,邊背邊寫,運用各種感官來接受信息,效果會更好。同學們在學習中一定有這樣的感受,覺得自己對某個知識點已經背的很熟了,但是拿起筆來,卻發現什么也寫不出來,或者覺得某道題的答案要點都知道,但未必能得到滿分。我們往往還會碰到這樣的現象,如果學生遇見一道自己曾做過的題,一般會認為自己做過而放過不管,但結果是,他也不一定能做出來。因此,我們在課堂上復習某個知識點后一定要及時練習,而且每天要留足時間回憶當天復習要點,不時翻看,循環復習,及時鞏固知識。
四、及時總結,樂于反思,穩步提高成績
總結、反思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學生應該經常做的。我們每復習完一個單元,每做完一道題,都應該及時總結,并不斷的反思,做題不能只追求答案,關鍵是要總結其解題思路、方法、技巧和規律。只有不斷地總結得失,才能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做題中要總結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對自己有啟發的,考試經常考而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總結解題技巧、方法、規律等。比如,通過總結就會知道典型區域圖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首先根據經緯網、海陸位置、輪廓形狀或重要地理事物確定區域的地理位置,然后分析該區域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農業、工業、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進而解決問題。
總之,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是一個穩步推進的過程,我們要在復習過程中把握好各個環節,才能使學生的能力不斷地提高和加強,復習效率和質量也才會大大地提高。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