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高校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筆者從實驗內容、開放性實驗室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出發,提出了實驗教學改革措施與方法,從而實現電子專業實驗教學與就業的一體化。
【關鍵詞】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由于擴招使得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急劇增加,本科教育也從精英教育轉變為了大眾教育。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實驗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傳統的教學理念是重理論輕實踐,從而把實驗教學當成了理論教學的附屬品。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技術理論不斷更新,這對高校電子專業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電子實驗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增強實驗教學重要性
作為系統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現階段的實驗項目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而設計型、探索型、創新型實驗以及反映現代科技成果的實驗則相對較少。因此,電子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應從實驗內容開始。
首先,在保證完成教學培養計劃的前提下,適當刪除一些應用性不強的驗證性實驗,只需選取一些典型的實驗給學生詳細講解。除了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這類典型實驗外,教師還應加大培養力度,對于諸如示波器、信號發射器這類常用實驗設備的使用要貫穿到每次實驗中,防止學生做完實驗卻對實驗設備一無所知的現象。而對于電阻、電容、放大器等基本的電子元件,教師不必為學生依次列出,而應讓學生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合適的器件,從而使學生通過實驗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進而熟練運用所學知識。
其次,應適當增加實驗課的學時,同時增加實驗課成績在整門課程成績中的比重,使其達到30%。目前,基礎實驗課所占的成績比例一般還維持在10-20%,其比重較低,自然不會引起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許多學生認為只要理論課過關了,這門課就沒有問題了,于是把實驗課當成了可有可無的課,不做課前預習與思考,對實驗過程也不求甚解,對于實驗做不做都無所謂,即使不會做課后抄同學的實驗數據,寫實驗報告也能蒙混過關,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其實驗效果可想而知了。只有將實驗課成績所占的比重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說明實驗課程的重要性,從而督促學生認真對待每次的實驗。
再次,教師應針對所學習的內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嘗試解決問題。在這一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啟發與引導,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
二、建立開放性實驗室,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電子技術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的地位尤為重要,但課堂時間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了更好的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電子技術實驗室在一定時間段應對學生開放。因此,在許多高校建立開放性實驗室的理念也應運而生,但與此同時也必須建立起完善的實驗室管理機制,確保在實驗內容、時間、方法以及組織形式上實施開放式教學。由于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彈性的選擇不同的實驗內容,實驗項目的循環節奏也可由學生自行控制調節。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享受實驗帶來的樂趣,進而滿足學生、社會的需求,這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由于自主選擇的實驗項目可以是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在一個實驗室進行實驗,這使得實驗室的容量大幅度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也隨之提高,實驗室的價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體現,但同時也增大了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量。
目前,高校的開放式電子技術的綜合實驗教學才剛起步,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們需要為之努力的方向。實踐證明,開放式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我們應充分發揮開放式實驗教學在人才培養上的優越性,促進高校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三、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
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適應力,可以以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通過校外實踐來配合主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提前接受電子企業的操作訓練,并體驗電子行業的氣氛,為今后形成良好的行業素質打下基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有助于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有助于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以及學校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由于實驗設備價格昂貴,要想在校內實驗室建立一條電子生產線那根本不可能,但通過校企合作,依托企業便可達到此目的。定期輸送電子專業的學生到企業實習,促進教育資源的重組,為學生打造一個與企業交流的平臺,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雙贏的目的。
此外,電子專業教學要求本專業的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因此,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加強電子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有效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是電子專業實驗改革的推動力,也是成功的關鍵。通過合作,學校與企業間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學校向企業提供智力與人力支持,并在專業技術人才的使用上建立起共享機制。與此同時,專業教師可以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科研等活動,及時了解企業的最新技術,提高教師實踐與科研的能力,使其順利的將生產實踐緊密嵌入教學過程中。
四、總結
電子實驗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加強對實驗課程的重視,同時加大對實驗教師與學生的管理力度,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好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總之,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緊跟時代的步伐,從而培養出既有扎實的文化功底與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與崗位能力要求相對接的專業技能,具有綜合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進而實現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秦春斌.充分發揮電子技術開放實驗功能探討[J].民營科技,2009,(10)
[2]李海燕.實驗教學創新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8)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